发布时间:2020-02-17 22:45:26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重庆农商行宣布采纳赤道原则 国内赤道银行增至4家


  2月27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农商行”)正式宣布采纳赤道原则。这也意味着,继兴业银行(17.290, -0.53, -2.97%)江苏银行(6.380, -0.20, -3.04%)、湖州银行之后,重庆农商行成为了全国第4家、中西部首家“赤道银行”。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对记者表示,全国第四家赤道银行的出现是国内绿色金融建设深化的又一个典型范例,随着五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较多进展。在他看来,为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未来还应重点解决明确绿色金融项目界定标准、理顺资源环境定价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国内赤道银行增至4家 

  据悉,“赤道银行”是指宣布在项目融资中采纳赤道原则的银行。赤道原则倡导金融机构对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融资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尽到审慎性核查义务。采用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应担负相应的责任。

  资料显示,赤道原则形成于2003年,是由花旗集团、荷兰银行等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参照世界银行下属国际金融公司(IFC)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指南建立的一套自愿性金融行业基准。

  据国海证券(4.610, -0.33, -6.68%)一份研报介绍,采用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应担负的责任有:一是在全球范围所有超过1000万美元项目融资都必须符合赤道原则的各项要求;二是在授信风险管理体系中增加环境风险评估体系;三是须适当地向公众披露实施“赤道原则”的过程和经验。

  赤道原则官网显示,来自38个国家的101家金融机构已采用了赤道原则。

  在重庆农商行之前,国内“赤道银行”阵营中已有兴业银行、江苏银行以及湖州银行三家银行。据了解,截至2019年9月末,重庆农商行贷款余额超过4000亿元。2019年末,该行绿色信贷贷款余额超过18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逾30%。

  国内赤道银行数量渐次增多的另一面,是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正呈纵深之势。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8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为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新增1.13万亿元,占同期企业和其他单位贷款增量的14.2%。

  业内:绿色金融未来应重点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随着五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以此为依托,在绿色金融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较多进展。”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对记者表示,近年来,商业银行结合绿色环保产业特点,加快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创新;同时通过发行绿色债券等拓宽资金来源,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此外,行业自律机制、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等绿色金融基础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持续推进。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自2015年末启动后,发展确实十分迅猛。来自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195只,发行规模2827.6亿元,约占同期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17.47%,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较上年分别上涨52.34%和26.86%。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