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1 18:55:02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负油价下的中国思路:第二批进口配额提前两个月下发

 北京时间21日凌晨,5月份交割的WTI原油暴跌超过300%以上,一度以每桶低于-40元进行交易,最终结算价收报-37.63元/桶,历史首次收于负值。

  对于石油行业特别是中国的石油行业从业者来说,WTI5月份的合约已经不具备参考意义,目前现货市场的定价标的物已置换为WTI 6月合约,而布伦特计价区仍沿用月内以来的6月合约。

  同时,原油现货在国境内的供应也不可能暴增,依据金联创测算,在4月21日早盘结束之后,进入交割环节的现货原油供应量应该在785万桶或以下水平。

  尽管这并不意味着真实的市场交易,是以原油生产商给卖家倒贴钱进行贸易,但“负油价”的出现依然有着足够的代表性——对于国疫情引发的需求后撤,和持续上升的原油库存数字的极度悲观。

  并不止在国,放眼全球,因需求和库存引发的焦虑持续冲击目前的原油市场。北京时间21日晚8时,布伦特油价报20.72元/桶,当日下跌超过18%,很显然,上周达成的历史性的欧佩克减产协议,丝毫没有让这个已经濒临崩溃的市场重回生机。

  而作为目前全球原油购买和消费第一大国,中国在此轮周期中的作为,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在未来、特别是疫情结束后的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地位。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