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10 11:08:17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现在疫情冲击经济,为何银行存款反倒增加了?

  疫情冲击经济,按照很多人的想法存款会减少,因为多数人收入减少,会大量消耗存款。

  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共增加8.07万亿元左右,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86万亿元。

  银行存款不减反增,其实同样有着合理逻辑。

  1、疫情出现正值春节,一般企业都发放了工资和年终奖

  春节是一家团圆的节日,忙碌一年公司也会在这时发放工资和年终奖。有的企业利润丰厚,一次性发放相当于六个月以上工资的年终奖,有的企业差一些,发放一两个月的,当然也有只发几百上千元的。

  移动支付时代,现金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发的工资自然会存在银行里面,为统计数据添砖加瓦。

  2、出于防风险考虑,部分居民会把有风险的资产变成更安全的银行存款

  疫情引发全球经济衰退担忧,无风险理财方式会更受青睐。高净值人群也好,存款较多的家庭也好,会调整理财方案,将部分有风险的资金转入银行存款,选择安全。

  3、央行多次降准释放流动性,企业贷款后在经济体内流转,形成存款

  央行降准,银行可以动用的资金增加,这些资金会通过贷款进入经济体。企业拿到贷款后会选择投资或者日常运营,资金就会从这个账户转到其他企业账户。别的企业拿到货款后存到银行,银行还会继续放贷,以此类推,产生货币乘数效应。

  央行释放的资金,在企业间流转之后就会放大,体现到存款上就是企业存款增加。

  除了降准释放的资金外,中期借贷便利(MLF)麻辣粉同样会向银行输送资金,也会进入企业间流转,增加企业存款。

  受疫情影响,企业投资会更加谨慎,资金流动性降低。面对不确定性时,企业也好,个人也好,更多会选择持币观望,等待时机,而不是拿到钱就大肆消费投资。当收入没有足够保障时,存款就是最后的倚仗。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