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12 10:18:46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吉林一女瓜农当着城管的面摔西瓜,怎么看待呢?

  种植西瓜不容易,女瓜农采取“极端措施”不明智,将西瓜摔在大街上看起来解气,但冷静下来会发现自己的损失更大,比如原来卖1元/斤的,一个西瓜15斤,也可以带来15元的收入,直接摔西瓜其价值就为0。对于瓜农做出的举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实际上这里面也有一种情绪宣泄的成分,种植西瓜的艰辛,销售西瓜的困难,生活的不易等等。

  在此次事件中,城管的举动较为“淡定”,并没有出现推搡或者采取强制措施等行为,只不过城管的话语成了女瓜农摔瓜的导火索。如果只看表面现象,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因为这两个角色反差较大,一个是西瓜种植户,通常被认为是弱势的一方;而城管被认为是强势的一方,两个角色碰撞在一起,弄不好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吉林女瓜农在城管面前摔西瓜,此事怎么看?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农产品销路问题依然是难点,种植户需要引起重视

  一直以来,农产品的销路问题是个难点,有的种植户将田间管理做好了,产量上来了,但在销售环节却遇到了障碍,结果“增产增收”就难实现。此次女瓜农进城摆摊卖西瓜,可以看出其销路上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自己销售渠道比较稳定,比如有超市集中采购,或者大型企业批量采购,那么西瓜成熟后就可能不用上街摆摊。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很多种植户只知道种,在销路上却屡屡受挫,如果不改变现状,那么年年都可能遇到销路问题。

  二、瓜农进城摆摊,需要自觉遵守规则

  今年国家鼓励摆摊创业,增加家庭收入,特别是政策刚出来时,可以说各地摆摊的热情高涨,但一窝蜂式的摆摊后,会发现不少问题,占道经营、随意丢垃圾等现象,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个人觉得瓜农进城摆摊,自己要主动遵守规则,不要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别人得同情,那样只会造成负面影响,如果随意丢瓜皮、占道经营,更会觉得咱瓜农没有好的素养。对于部分路段,城管不允许摆摊,这是有必要的,特别是人流量大的地方,需要加强管理,这样城市的次序才能更好。试想下,如果街上到处都是占道经营的现象,到头来受影响的还是咱自己。

  三、街道管理和农产品上街出售,还需要进一步规范

  城管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角色之一,有义务处理好占道经营的问题,这是本职工作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让女瓜农在那里摆摊也是正常行为。另一方面,女瓜农有进城卖瓜的需求,消费者也有在瓜农那购买西瓜的意愿,如何将这样的矛盾点进行分解,是需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调的。比较好的方式是设立专门的区域,比如有专门的摊位,可以不收取摊位费,但要进行备案登记,要求出摊者规范经营,同时将所属区域的垃圾打扫干净,这样各方利益都有照顾到,同时整个城市的管理也会显得次序井然。

  四、仅靠同情心很难提高种植收益,提高品质是关键

  种植户一气之下在城管面前将西瓜摔碎,视频发到网上后,很多人对女瓜农的遭遇比较同情,认为其大热天卖西瓜不容易,城管应当给予一定的同情,让其继续摆摊卖西瓜。这样的想法不是说不好,但从长远来看,种植农产品如果仅靠同情心是很难实现“增产增收”的,特别是瓜农的遭遇一旦出现反转后,消费者就会有另一种态度,届时瓜农的损失就更大。而且同情心有时打乱了正常的市场规律,给行业带来的影响反而更明显。无论哪种农产品,想要获得好的销路,品质和销路问题都不能忽视,一般来说,品质较好的往往较为畅销,有的甚至会有主动上门收购。

  综上所述,女瓜农的冲动之举,不值得提倡,更不希望有人模仿她,因为这样的操作看起来解气,能够吸引舆论的关注,但损失的西瓜还是自己的。而且如果自己没有形成一套较好的销售渠道,后期种植的西瓜同样会面临着销路的问题,背后深层次的痛点才是关注的重点。实际上,各地城管在执法上也越来越人性化,瓜农在摆摊时也要换位思考下,更不要把自己定位为弱势群体,凭自己辛勤劳动获得相应收入并不“低人一等”。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