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09 15:06:22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请问养老金倾斜调整超6千不涨、低2千涨30%,这样您同意吗?

  08-27 08:02

  看出来这种养老金调整方法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缩小养老金领取的差距。快速将低养老金水平提升上来,同时针对高养老金进行增长限制,最终达到社会和谐发展,保障退休人员都能实现老有所养的社会目的。

  但是具体使用何等方法来缩减养老金差距,其实单纯一刀切是不太现实的。还是要深入的研究,造成不同养老金级别的深层原因,有的放矢,同时花费比较长的时间,才能长远的纠正过来。

  1.我国的社保养老制度是从1992年才开始逐步建立的,有的地方是从1994年甚至更晚。农村社保养老制度,那更是远在21世纪才开始制定。在这期间,针对出现的不同新情况,还分别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计算公式。例如同样是一家国企,针对不同年带入职的员工和干部,还存在着老人、中人、新人的三种不同社保计量模式,甚至可能还出现类似于公务员的退休工资制。所以总体来说,我国的社保养老制度到目前还在建设之中。同时规划统一的工作,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2.现在比较大的问题其实主要在于两点:

  A.城市中社保养老双规制的问题,有些是领取退休工资,有些是领社保养老金,有些还有所谓的退休待遇。未来逐步减少双轨制范围乃至最终取消,到目前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说明这个工作是不容易完成的,虽然国家不断的就养老体制进行调整,但看来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比较长时间。

  B.农村老人社保养老问题,也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这可能是未来社保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让农村老人也能实现老有所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

  3.退休老人们领取的,不论是退休工资还是养老金,差距不大。完全将在职时的工资差距带入退休生活中,并不公平。如果在退休前多做了贡献,多创造的了了价值,那么还是应该用退休前的更高的工资所得来去体现。在退休后,都离开了工作岗位,其实差距不用那么过大,可以差距更小些。我们看到有些人退休金能过万,有些人不足2000。这种将等级差距从职场中带入退休中,是不太合理的。

  4.有些退休老人领取的养老金基数太低,不足以满足其日常生活。例如在一个中等城市月养老金不足2000,如果还没有自有住房的话,其实是无法维持生活的。养老金应该满足一个退休老人老有所养的目标。即使当年社保基数不高,需要在社会中正常工作那么多年,其实也是应该得到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5.社保的差距调整是非常必要的。最好的方法当然是让低退休金人群每年的涨幅更快一些,让高退休金人群或者退休工资人群每年的涨幅冻结或者更低一些。让农村老人的社保养老政策更完善一些,及时享受上有养老金的生活。干部退休待遇可以规模缩减的更小一些。社会的公平性和和谐性可能更重要一些。

  相信未来的社保,养老政策会逐步的越来越统一。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分类,那么多的计算模式和那么多的分档差距。当一个人为社会做过贡献之后,已经老了,其实他们是有着统一的称号。而不应该是退休后还出现了退休干部、退休工人、退休农民、退休中人、退休国企职工、退休私企职工等等各种各样的称号。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