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06 12:17:34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人为什么可以花几十块钱点一份菜不觉得心疼,但就是不愿意花几十块钱买书或者应用呢?

  一份菜和一本书,实际上并没有天然的可比性

  【一份菜】满足的是生理上的需求,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得到满足的基本需求。

  【一本书】满足的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有些人需要,有些人可能并不需要它。

  所以说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需求理论上来讲,生理性的需求才是最基础的需求,说白了就是饿了就必须要吃饭,所以说吃的东西对于人们来说一定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保障。吃饱了以后才会去想精神层面的需求。

  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不同的

  有的人对于精神需求的寄托可能在某些书、某些应用上,但有些人的精神寄托可能是其它的事物,所以说直接用吃的东西与相关书籍去比较也是没有意义的,毕竟在有些人的价值观里,买书才是浪费。。。如果真的把书买来然后不看的话,其实也确实算是一种浪费。说白了这都是每个人价值观的问题,我们没办法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强加于别人的想法。

  版权保护的问题,导致有些人会认为花钱买书是亏本的行为

  我们都很清楚,多年来很多书籍、音像制品、游戏等都存在着一定的盗版问题。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不花钱就获取相应的体验。而吃的东西是没法盗版的,所以花钱购买也就会被认为是理所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人们消费观念的不同。

  总之这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本质上没有什么可比性,想要买书的人,不会因为买了一份菜而放弃买书的计划。而不想买书的人,就算你不要钱白给他,他也可能不会要。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