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01 17:50:43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银行的催收外勤是干什么的,有人身危险吗,刚收个到面试?

    这个工作到底是什么?很多人心知肚明。
 
    某电视剧里有个台词:说是调查,其实就是镇压!
 
    上门催收,说是调查,其实就是“寻衅滋事、绑架、非法拘禁”
 
    为什么?
 
    首先,调查公民个人信息需要资质。司法机关可以,授权的律师可以。甚至一些私人侦探都是违法的。
 
    其次,负债者的个人财产情况,完全可以通过合法的大数据渠道摸得一清二楚。
 
    最后,就算负债人有非法转移资产等行为。那么通过什么渠道转移呢?无非是通过洗钱等方式。能够洗钱的人是几个闲散人员能惹得起的吗?
 
    负债人很容易误判上门催收人员的危险程度,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恶果
 
    互联网时代,各种催收新闻铺天盖地。经常会看到一些负债人在催收人员上门后跳楼、自焚的悲剧新闻。
 
    不排除有相当一部分负债人对这些悲剧的原因严重质疑。那么,负债人就会认为是上门的催收人员把谋杀现场伪造成了自杀现场。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负债人会无一例外地把上门催收人员看成杀手。
 
    是坐以待毙呢?还是奋起一搏,说不定还会同归于尽!
 
    不要想当然地批判逾期人的这些做法。催收人员上门前,大部分都使用过了“爆通讯录、群发律师函、传票”等手段。经过这些程序,逾期人基本已经是众叛亲离、妻离子散了,工作丢了。
 
    发生冲突,甚至悲剧后,催收人员将维权艰难
 
    这些所谓的外勤,一般是外包人员,好一点是人事外包人员。因为,进入银行的编制要求很高,如:985/211高校,英语六级等。
 
    所谓外包人员,是享受不到银行正规职员的福利待遇的。同时,真遇到事了,银行可以在法律层面跟外包人员撇得一清二楚。
 
    如在上门催收的过程中,失手把负债人打死了、被负债人打死了,大概率是催收人员个人行为,跟银行无关。
 
    如催收人员对负债人非法拘禁、故意伤害,被关进了监狱。银行不会想办法捞人,甚至还要追究你打着银行旗号干坏事的责任。
 
    外包人员重病、外包人员死亡,外包人员犯罪,是不会得到银行的相关帮助的。
 
    这个工作毁誉参半,如果是打酱油、混底薪,可以应付一下。如果真要心无旁骛地投入了,应该先安顿好自己的亲人、藏好祖坟,因为可能第一次上门就是你踏入牢门或者地府之门的时间点。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