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21 01:39:53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明年2022年金融危机来临时,普通人该怎么应对?

    首先简答:长久关注我的网友都知道,之前警示过几次了,当下是金融危机的前夜,普通人如何应对呢,也说过几次了,当下现金为王,不投资就是最好的投资。真要投资的话,投资自己的大脑和健康。其实,人类唯一真正的资产是自己的头脑,不断提升自己,将自己打造成最有价值的资产,无惧通胀通缩、甚至金融危机,任何时候都能不断地增值;当然,健康更是必不可少,要是没了健康的身体,一切为零。

    借着回应这个问题,谈一下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等问题吧。
 
    通货膨胀,现在这个词,特别容易渲染,因为这个特别容易吸引流量,所以很多财经专家包括那种金融机构,就特别喜欢用这个通货膨胀,来“恐吓”大家,就说你钱不要存银行,说这个钱放在银行里要贬值,赶快投资,然后呢,各种各样的坑就在前面等着你,总有一款适合你……
 
    其实,历史上,真正的恶性通货膨胀没有几次。比如说1948年的旧中国,是战争和政权更迭导致;再如津巴布韦,纸币一捆捆的;还有100年前的德国等……这种恶性通胀,都是在非常特别的历史阶段……
 
    就那么几次,但会被一次一次地谈起,因为这种极端的故事就像核能一样。其实,核能是最安全的能源,一旦泄露,造成的危害巨大:如1986年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造成几十万人受灾,还有一次就是2011年的日本福岛核事故……这就像飞机失事一样,其实,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是一旦失事的话就非常惨烈,生还的机会很少。
 
    核能的道理也是一样,说来说去历史上就两次核泄露。事实上全世界那么多的核电站,在多伦多周围就有15个核电站,国内有大亚湾……因为现在核电站实际上反而是最安全的发电站。
 
    通胀的道理类似,其实,现在全世界各大央行真正害怕的根本不是通胀,害怕反倒是通缩,一旦通缩的话,就会出现经济危机,甚至大萧条。
 
    为什么不怕通胀呢?
 
    因为生产力的高速发展,那个科技的高度发展,产能增长的速度太快了,完全能把多发的货币消化了,来不及传导到消费端。
 
    如MG,从上个世纪7、80年代之前还有几次算比较大的通胀,但到了7、80年代以后一直到现在,这50年是什么情况?平均CPI每年1.78%。
 
    美联储的最大职责之一,就是把CPI控制在2%之下。如前两天MG出现了4点多的CPI,就不得了了,美联储马上要加息的风声就出来了,立刻反映到美股,顺势调整。而房价、大宗商品的上涨,都不过是很短期的现象而已,很快也会调整的。
 
    那么很多国人特别怕通胀呢?这是跟中国前三、四十年的高速发展有关,三十年前我出国之前,一个月收入才200元,当时在上海已经算高工资了,大家回去问一下父母就知道了,1990年我出国的时候,那时候一个月200是属于高工资,收入属于中上偏高的。
 
    那么到现在呢,大家只注意到这个前30多年,中国物价涨了多少倍?房价涨了二、三十倍,20倍,物价也涨了几十倍,但恐怕都忘记了,同时这个收入也增加了五、六十倍,我当年的一个月200块,就是现在普通上海人一个月上万差不多,生活水平差不多,所以呢,它这个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的一个窗口期。
 
    因为前三十多年,中国经济进入全球化,而当时,中国属于谷底,人工,物价,什么各方面都是属于一个谷底,那么水自然往低处流,中国把外资引进过来以后,三、四十年超高速的发展,每几年翻一番。
 
    MG上个世纪30年代大萧条是因为什么,金本位是主因之一,金本位限制了货币的发行。当时,第二次工业革命,高速发展,产能一下子提高,但是货币不够,因为有个金本位的限制,同时又贫富悬殊。
 
    那贫富悬殊就说明什么呢?富人他消耗不了那么多,他一顿饭也只能吃一碗饭啊,他睡下来也只能一张床,他不可能去买个100张床、更不可能一顿饭吃个100碗。就算他的财富是穷人的百倍千倍,但他的消费并不是穷人的百倍千倍。所以,相对的产能过剩引发大萧条。为什么要牛奶要掉到河里呢,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后来罗斯福总统废除了金本位,不过,还是挂钩。直到70年代以后开始彻底脱钩,就是这个道理,不脱钩的话就要经济大萧条,非常简单!MG等于70年代之后进入常态,一直到现在,MG过来的4、50年,CPI1.78%,你用72除一下,等于40年才翻一翻。也就是说,我出国30年到现在,MG的物价还没翻一翻,也的确如此。
 
    实际上,现在各国央行一点儿都不怕通胀,对付通胀的工具太多了,很容易对付。央行主要怕通缩。中国央行也怕通缩,因为中国贫富悬殊也非常厉害。
 
    现在中国这方面的状态,相当于MG的7、80年代,MG从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特别是大萧条、二战之后飞速发展,收入大幅提高。收入大幅提高,然后一直到7、80年代,同时也是物价提高,这个成正比的。
 
    也就是说,MG上个世纪的40年代到70年代相当于中国的前三、四十年,然后MG7、80年代到现在是一个常态,收入增加缓慢,物价也是缓慢地增长。
 
    前些日子,国内有个经济学家说“消费就是最好的爱国”,她这个话是有上下文的,听上去“不好听”,但没错儿,是要消费。消费是中国经济三大支柱之一。但问题是,目前国内,真正有消费能力的不到10%,没有钱消费,谁不想消费,为什么拼多多能够做大啊?就是因为拼多多知道这个下沉的市场,9亿多人每个月的收入不到2000块钱,产能消耗不了,消费不了。
 
    还有就是日本,日本是二战后也是一个大发展一直到90年,开始泡沫破灭,90年之前呢,也是跟中国前30多年一样,也是一个大发展,可以对标的,好似历史重演一般。
 
    那么中国呢,现在就相当于MG的70年代,相当于日本的90年代,90年之后那个日本就经历了失去20年或者30年,其实这个说法只是讲GDP而已。
 
    MG日本的经济还是在发展,特别是日本的那个核心技术啊掌握了很多,去过日本都知道日本发展的很好,进入了常态。
 
    日本跟MG一样,货币也超发很多,但它传导不了到消费端。在日本钱存银行很多是负利率的,就是逼你消费;MG也一样,逼你消费。现在全球经济模式类似,中国也进入了全球化,至少迄今,也是类似的模式。
 
    也就是说,中国也进入了新常态,再接下去,物价上涨将趋缓,收入增加也将是趋缓,对标一下MG7、80年代和日本90年代之后,就可见端倪了。
 
    总之,中国现在根本就不是怕通胀的问题,而是下一步怎么样提高老百姓收入,收入提高了,才能够消费,才能消耗掉过剩产能,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而不是通胀的问题……
 
    请特别注意,上面还没谈及其实信用货币的增发其实大多是债务的堆积,一是货币存量的消耗(如MG国债是需要现成的钱去购买的)、二是债务是要还的……明白了这些,就该知道如果金融危机来临,普通人该怎么应对了吧……点到即止。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