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21 17:51:56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面对通货膨胀,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

    由货币超发到通货膨胀,最根本的逻辑是过多的货币去追逐过少的商品,中间的桥梁就是消费。但在疫情背景下,普遍存在的消费能力不足使得全球货币超发的效应主要转化为资产通胀。股市、黄金、楼市等资产成了货币最好蓄水池,而楼市往往成为最安全、最适用的资产保值选项。

    正是在资产通胀预期下,2020年全球上演了资本大狂欢。主要市场股指大涨,金价大涨21%,铜价猛涨28%,BTC疯涨270%。
 
    与此同时,全球房地产出现普涨,尤其是MG,创下15年以来的最高年度涨幅——上周五(3月26日),Redfin的一项报告显示,在截至3月21日的四周中,MG房屋销售价格中位数为33159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6%。此外,房屋总体上售价继续高于要价,买卖价比达到100.2%的历史新高。
 
    从国内看,截至今年2月末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与上月相比价格上涨的城市有56个,二手住宅方面,与上月相比上涨的城市有55个。虽然从全国来看房价总体平稳,但在量化宽松背景下,市场交易活跃,热点城市纷纷开启打新潮,上海、深圳等地楼市均被曝出“业主跳价”“排队摇新房”等现象,杭州屡现新房“万人摇”。
 
    楼市火爆的背后,是居民投资房地产、寻求资产保值增值的强烈欲望和动能。实际上,在资产通胀预期下,房产已然成为高净值人群的核心资产配置。据《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披露,2020年居民财富增速快于收入增速,住房资产增加贡献了财富增长的69.9%,金融投资价值增加贡献了21.2%。
 
    可以预见,在全球央行大放水背景下,资产通胀的预期势必增强。这种预期之下,理性的投资人势必以资产价格上涨来承接货币贬值。当然,将资产配置于股市(基金)、黄金、债券还是房产,则因不同风险偏好、不同风险承受能力而异。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