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29 18:16:25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高级职称退休和中级职称退休,月工资相差多少?

    你这个问题,要分五种情况来说明:

    一、如果是在体制外的,即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时,其职称是不起作用的,不管你有什么职称,有没有职称,对月养老金(即问题中所说的月退休工资)的计算是不起任何作用的。月养老金的高低,只与当地的社平工资以及你的缴费基数、缴费工资指数、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等因素有关。
 
    即使你有高级职称,领的工资很高,但你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低,你的缴费工资指数就低,你的个人账户余额低,那么,你的养老金不会太高。如果一个没有职称的人,虽然工资低,但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比你高,那么他的缴费工资指数就比你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的月养老金就会比你高。
 
    因此,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人,退休时职称对计算养老金是没有影响的。
 
    二、如果是在体制内的机关单位或参公单位,那么职称在计算养老金中也是没有作用的。在职时,工资多少与职称无关。尽管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现在退休时都还是“中人”,都还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而且过渡性养老金中的视同缴费指数与退休时本人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有关的,但公务员、参公单位人员退休时的视同缴费指数只与本人的职务职级有关,与技术职称是无关的。
 
    也就是说,作为公务员或者参公人员来说,即使你有高级会计师、经济师或者工程师等职称,这对于退休时提高养老金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但作为“中人”来说,退休时的职务、职级对提高养老金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
 
    三、如果是在体制内的事业单位,而且是“中人”(2014年9月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后退休的人员),退休时又聘用在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的,那么职称对计算养老金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首先是职称高,工资就高,缴纳的养老保险就多,缴费工资指数就高,个人账户余额就高。其次是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时,职称高,视同缴费指数就高,计算出的过渡性养老金就高,从而使总的养老金就高。
 
    具体差多少,这取决于获聘职称的时间,中级职称岗位是在十级、九级、八级岗位以及高级职称岗位是在七级、六级、五级的哪一级岗位,各地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视同缴费指数的高低,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的情况等,不好一概而论。有中级职称岗位领五、六千元养老金的,也有高级职称岗位领七、八千元养老金的,总体而言,差一两千元是正常的。
 
    四、如果是在体制内的事业单位,尽管有职称,但是退休前是聘用在管理岗位的,计算养老金时,其职称对计算养老金也是不起作用的。其道理与公务员及参公人员是一样的。
 
    五、如果是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的“新人”(2014年10月后参加工作的人员),那么退休时计算养老金时,也与本人的技术职称没有什么关系了。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一样,只与当地的社平工资以及本人的缴费基数、缴费工资指数、缴费年限等因素有关了。但是,对于事业单位专技岗位人员来说,由于高级职称的人员在职时的工资高,缴费基数高、缴费工资指数高、个人账户余额高,其计算出的养老金会相对高一些。具体高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计算。这种情况退休的人目前还没有,也没有实例。
 
    综上所述,高级职称退休与中级职称退休,其职称对养老金有影响的,从目前来看,只有事业单位聘用在专技岗位的人员。其他退休人员,职称对养老金的计算是没有影响的。事业单位专技岗位的人员,退休时高级职称与中级职称人员的养老金相差多少,与聘用时间、聘用岗位、各地的社平工资、视同缴费指数等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但差一两千元是比较正常的。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