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8 05:47:37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衡阳勇挑“经济重担”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衡阳勇挑“经济重担”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衡阳勇挑“经济包袱”

1-9月全省主要经济指标数量为“一”“二”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静 通讯员 刘涛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全省第一,GDP增速全省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消费品全省第二,“四强”单位净增全省第一。2、全社会用电量居全省第二……虽然我市今年遭遇了疫情、历史上罕见的旱灾等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我市克服了困难,勇敢地扛起了“经济包袱” ,并继续巩固经济复苏势头。,1-9月,我市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列“一”、“二” 在全省,交出一份喜人的“经济答卷”,体现了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高效协调、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衡阳有责任”。

GDP增速全省第三

GDP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981.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增长速度。

三大产业优化发展衡阳市2022gdp增速,衡阳GDP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今年,虽然我市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但市委、市政府科学部署抗旱。全市团结一致克服干旱影响,粮食丰收得到圆满保障。产量3.97万吨,增长1.7%;早稻产量98.85万吨,比上年增加。0.2%。此外,蔬菜和生猪生产保持稳定增长。

服务业方面,1-8月,衡阳市定点服务业发展良好,760家单位实现营业收入236.44亿元,同比增长33.1%;33个大类行业中有27个实现了两项收入。增长率达到81.8%;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兴服务业中,多式联运及运输代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及相关服务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71.9%、459.6%和84.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二

主导产业带动、新动能引领……1-9月,全市规模工业发力,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4%,比1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到八月。

从全省排名看,全市规模工业增速位居全省第二,比1-8月高3位;在A类市州中排名第二,比1-8月高出2个名次。

我市规模化产业提速衡阳市2022gdp增速,源于“双核驱动”:一个“核”就是主导产业的强大驱动力。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制造业增长7.8%。全市8个主导产业中有6个实现增长,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4.0%、23.6%和16.0%分别为年份;引领和彰显新动能。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加19个。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全省第一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地方财政“钱袋子”的重要来源。

1-9月,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93亿元,增长14.3%,位居全省首位。此外,我市地方税收表现也相当亮眼,1-9月达到95.92亿元,增长16.2%,位居全省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全市企业效益稳步提升。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5.11亿元,增长15.6%。1-8月,超标服务业实现营业利润20.00亿元,同比增长12.7%。

“社会零”总量及增速全省第二

消费能力反映了一个地方的经济活力。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1-9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6.42亿元,位居全省第二,增长3.3%,比1-8月加快0.4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二,与1-8月相比,与1-8月持平,在A级市州中排名第二,与1-8月持平。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稳定增长,源于三股力量的大力推动:一是基本生活用品销售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在限额以上法人单位零售额中,基本生活用品增长26.8%;二是重点商品销售火爆。前三季度,有限油品类增长23.3%。随着秋季车博会的开展,汽车销售市场持续活跃。前三季度汽车品类增长9%,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呈几何增长;三是网络零售持续发力。前三季度,

“固定投资”增速高于全省

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与1-8月持平,比1-8月高1位,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增长水平。

那么,拉动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动力是什么?

项目为王。衡阳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取得了成效。前三季度,全市工业项目投资增长21.7%,快于全部投资10.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投资增长喜人。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技术改造投资分别增长55.4%、29.2%和43.4%,分别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5.2、19和33.2个百分点。

制造业城市。在投资领域,制造业投资全力以赴。全市制造业所属的29个行业中,实现增长的有23个。其中,特种设备制造、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制造等领域投资增长强劲,分别增长110.4%和139.0%。

此外,我市民间投资和高新技术投资表现也不错。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1.5%,增速高于固定投资1.3个百分点;14.5 个百分点。

净增“四强”单位全省第二

“四强”单位的净增是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潜力。

1-9月,全市“四强”单位净增数持续突破,达到213个,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建筑业36个(排名第4)、批发零售业14个(排名第3)、住宿餐饮业17个(排名第3)、房地产业27个(排名第1)、服务业112个(排名第1) . 1)。

全社会用电量居全省第二

电力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从用电量上,可以清晰地把握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

1-9月,全市全社会用电量150.25亿千瓦时,位居全省第二,同比增长6.06%。其中,工业用电量76.20亿千瓦时,居全省第三位,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0.72%,同比增长3.47%。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一核、两电、三色、四新”重点产业和交通、物流、能源“三大枢纽”建设,分产品产量、用电量、企业维修改造情况按月计算。确保“在电力充足时,督促增加马力满负荷生产,在电力不足时通知合理调整错峰避峰生产”。

据统计,9月份单月全市工业用电量达到8.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3%。其中,韶能集团耒阳彩纶纸制品有限公司、湖南裕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衡阳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等用电大户用电量分别增长46.91倍、4.67倍、和 3.22 倍。

总体来看,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虽然遇到不少意想不到的困难,但随着一揽子经济复苏政策的实施,主要经济指标出现积极变化。尤其是5月以来,全市经济持续复苏。加速回升,为全省经济平稳增长贡献了“衡阳力量”,彰显了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副中心城市的担当。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