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9 10:04:26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拟于6月底前启动(图)

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拟于6月底前启动(图)

中国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斌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全国碳市场网上交易将于6月底前启动。

鉴于中国碳市场涵盖的排放量超过40亿吨,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碳市场。

01为什么我国搞碳排放交易?

中国碳交易体系的建立,将形成全社会碳排放定价的信号,为全社会低碳转型奠定坚实基础,实现“争取2030年和2060年前的碳排放峰值”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提出的。实现碳中和”。

那么,为什么要为碳排放定价呢?这也取决于国际形势。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气候变化问题逐渐演变为政治问题。欧洲多次提出“碳边界”问题。未来各国的碳密集型产品很有可能在国际贸易中被征收碳关税,这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国家甚至企业考虑采取措施降低关税风险,我国也不例外。.

各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一般分为三类:命令控制、经济刺激和说服鼓励。其中,经济刺激措施因其灵活性和不断完善而受到各国的青睐。

在经济刺激措施中,最重要的是碳定价机制。根据“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如果要排放CO2等温室气体,就应该先取得碳排放权,然后再为此付出代价。这个过程称为碳定价。

通常有两种碳定价机制。一是政府强制手段,即征收碳税;另一种是通过市场手段,即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这两种机制在减排机制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以下介绍来自华宝证券:

碳税是指政府规定碳价格,市场决定最终排放水平,因此最终排放量的大小是不确定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指政府决定最终排放水平,市场决定碳价,因此碳价的大小不同。定。

正是因为这种区别,两种手段才具有不同的特点。碳税的开征更适合小微排放的管控,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更适合排放量大的企业或行业的管控。这两种策略可以结合使用。

中国选择采用碳定价机制来实现其碳排放和碳中和承诺。截至2020年4月,实施碳排放交易政策的国际气候协定缔约方有31个,其余包括欧盟、韩国和加利福尼亚州。实施碳税政策的缔约国有30个,主要分布在北欧、日本和加拿大。

各国和地区的碳减排和碳中和承诺目标:

02

什么是碳排放交易市场?它是如何工作的?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指以碳排放权为资产标的进行公开交易的市场。

也就是说,碳交易的核心是将环境“成本化”,借助市场力量将环境转化为有偿生产要素全国最大头发交易市场,将碳排放权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作为有价值的资产进行交易。

对于碳市场的运行机制,首先是政府确定总体减排目标,采取配额制,首先将一级市场的初始碳排放权分配给纳入交易体系的企业,企业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自由交易这些碳排放权。.

二是有经济动机、减排成本相对较低的企业会率先减排,将多余的碳排放权出售给减排成本相对较高的企业,以获得额外收益。减排成本较高的企业通过购买碳排放权来降低达到碳排放标准的成本。

据华宝证券分析,有效碳市场的碳排放权价格是企业的边际减排成本。在企业的微观决策中,主要是比较碳减排的成本、超额碳排放的成本、购买碳配额的成本与超额排放生产所带来的收益,做出相应的决策。

03

碳交易的国内外格局如何?

从全球看,全球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尚未形成。

欧盟碳市场是碳交易体系的领导者,拥有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根据路孚特对全球碳交易量和碳价格的评估,欧盟碳交易体系的碳交易量已达到约1690亿欧元,占全球碳市场份额的87%。

在北美,多个区域碳交易体系并存。在亚洲,韩国是第一个推出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国家,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国家碳市场。在大洋洲,作为碳交易市场较早尝试的澳大利亚已基本退出碳交易舞台,只剩下新西兰。目前,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在稳步发展。

就我国而言,目前还处于碳排放交易试点阶段。全国碳交易体系一旦启动,将进入碳排放交易市场化阶段。

目前,全国共有8个地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福建。

从价格上看,目前全球碳排放价格呈上涨趋势,各个碳市场的碳价格差异很大。据华宝证券称,欧盟碳市场的碳价格最高,中国试点碳交易市场的价格最低。

据华宝证券,我国试点碳价历史最高点为122.97元/吨(深圳),最低点为1元/吨(重庆);EUA碳配额的现货碳价历史最高点为47.91欧元/吨(折合人民币)。约380元/吨),最低2.68欧元/吨(折合约22元/吨)。截至4月29日,我国碳试点碳价在5.53-42.02元/吨之间(深圳碳价最低6.44元/吨,北京最高47.6元/吨)。EUA碳配额的现货结算价为47.91欧元/吨(折合人民币约380元/吨),是我国碳试点碳价的9-68倍。

04

我国碳市场潜力如何?

“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将带来千亿的市场规模,”东方证券新能源分析师卢日新估计。

在碳排放交易量方面,卢日新认为,我国目前每年的碳排放总量超过100亿吨。以2025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30%-40%的比例计算,未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模将达到30亿。吨或更多,与欧盟的总排放水平相当。

在碳排放交易量方面,卢日新认为,基于中国碳论坛和ICF国际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2020中国碳价调查》研究结果,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中的碳价有望2025年稳步上涨至71元/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总市值将达到2840亿元。

按照目前的设计规模预测,国融证券认为,全国碳市场市值可能达到1500亿元左右。如果考虑碳期货等衍生品的交易量,规模可达6000亿元左右。

其中,在碳配额远期交易方面,据刘杰介绍,截至2020年底,上海累计碳配额远期交易量达到433万吨,几乎每年都在稳步增长。

绿地大华期货研究员季晓云认为,按照欧盟碳期货交易量是现货交易量30倍的标准,我国碳期货交易量可能达到4000亿吨左右。按照目前试点碳市场50元/吨的均价计算,碳期货年交易量将达到20万亿元,与橡胶、铁矿石、铜等品种的交易量大致相当。

目前,全国共有8个地区正在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截至2020年11月,各试点碳市场累计碳排放交易量约4.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交易量近100亿元。

05

参与的企业是否有利可图?

对于直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企业,卢日新估计,以5%抵消配额的上限计算,目前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项目的年减排缺口约为1.5亿吨。能源公司和碳资产开发和管理公司将受益。

具体而言,以15元/吨的CCER价格计算,风电、光伏和生物质发电的毛利将分别增长4.8%、2.5%和6.4%,其中生物质能最为显着。

至于碳核查机构,卢日新估计,企业必须进行自己的碳检查和第三方的碳检查才能进行排放审计。企业自己进行碳检查的费用在12万元到18万元/次不等。根据北京市财政局公布的碳核查招标公告,单次碳核查费用约为3万元/次。全国碳市场初步规划入驻企业10000家,业务规模预计达到20亿元。

06

谁是参与者?

电力行业是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先行者。

电力和热力生产以及煤炭的工业集约使用,以及交通运输部门的大量燃料消耗是中国大量碳排放的主要原因。BP 2019年数据显示,中国93%的碳排放来自化石燃料的使用,其中68%来自煤炭等固体燃料,23%来自石油等液体燃料,9%来自天然气等气体燃料气体。.

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刘杰介绍,目前,首批参与交易的电力行业共发放两年配额,电力行业年碳排放量为约40亿吨。共有2225家电力公司参与首批开户。

刘杰说,全国第一批碳市场从发电行业起步。“十四五”期间,预计石油、化工、建材等8个重点耗能行业将纳入碳市场。未来八大行业排放控制企业约8000家。到 10,000。

07

全国碳交易市场的结构是怎样的?

即将推出的碳交易系统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将汇集全国所有碳排放权交易订单,进行统一撮合交易。交易系统与全国碳排放权登记系统对接,登记系统根据交易系统提供的交易结果,在日终处理配额和资金的清结算。重点排放单位和其他交易主体通过交易客户端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

全国碳市场建设采用“双城”模式,即上海负责交易体系建设,湖北武汉负责登记结算体系建设。

湖北全国注册登记制度的建立,将汇聚大量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带动湖北绿色金融产业和低碳产业快速发展,助力湖北建设国家碳交易中心和碳金融中心。中央。

在股权结构上,碳市场交易将分别由上海市和湖北省指定的执行机构牵头,其他联合省市自愿参与。

为什么要建设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8个国家试点碳市场规则不一致,政府干预程度不同,碳配额价格差异较大。因此,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已成为当务之急。

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后,地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将走向何方?

据刘杰介绍,上海区域市场现有发电企业将直接纳入全国碳市场,全国市场与现有地方试点市场并存。

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尚未纳入全国市场行业的企业继续在试点市场交易,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主体不再参与地方碳交易。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

参与企业方面,据湖北省碳排放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首批电力行业交易启动后,八大重点行业企业将逐步纳入全国碳排放来自试点市场的市场。”

目前,湖北碳市场十几个行业的企业继续在区域市场经营。

08

下一个执行计划是什么?

根据生态环境部相关要求,企业必须在4月30日前完成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送,省级部门必须在6月30日前完成核定工作,省级部门必须在9月30日前完成配额核定. 12月31日前完成配额支付和履约。

刘杰还表示,上海将逐步探索引入碳金融衍生品,如引入配额质押、碳基金、碳信托、借贷碳业务、碳远期产品等金融产品交易,推动形成多层次的碳市场。

09

下一个机构计划是什么?

全国碳市场启动在即,进一步完善制度规则、加快顶层设计势在必行。

刘杰认为,要加快完善立法体制和管理机制,推动尽快出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规定,加强多部门协调。合理确定总量配额和分配制度,结合“3060目标”考虑全国总量配额的设置,尽可能采用更加合理的配额分配方式全国最大头发交易市场,实行有偿配额分配机制。及时介绍。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表示,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需要立足于政府顶层设计,从顶层构建排放控制体系。归根结底,包括建立统一的市场规则和统一制度下的各级主管部门的界定。监督职能,建立统一规范的会计制度。

在碳定价机制和交易机制方面,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基于绿色溢价的分析表明,高排放低溢价的电力和钢铁行业,其碳排放量合计占30%。的总排放量。62%,更适合采用碳市场定价机制。对于低排放、高溢价交付、化工等行业,采用碳税定价机制可能更为合适。他建议,构建以“拍卖+期货”为核心的碳市场交易机制,在配额分配过程中实行拍卖交易机制,在配额交易过程中引入期货等衍生品。

彭文生表示,统一的碳市场可能带来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例如,污染物可能随着碳排放的区域转移而流动,这可能导致污染物排放的扭曲;可能会有一个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和环境政策。激励不兼容问题。

如何实现碳市场与电价改革的协同推进,可能需要审慎的价格机制设计,以及有针对性的监管政策出台。因此,在通过碳市场推动碳减排的同时,还需要尽快联合分析各相关市场的交互作用,评估各种监管内容的真实成本,避免特定监管的外部性。适得其反的市场。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