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01 17:39:59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现金贷行业风声鹤唳,前日“一天挨一刀”,监管在即

现金贷行业风声鹤唳,前日“一天挨一刀”,监管在即

文丨零和葛森

近期,现金贷行业风起云涌。前天盛传“一刀切”,昨天又“辟谣”。

业界调侃为“一天一刀”。

风虽未定,但谁都知道期限临近,监管迫在眉睫。

不少平台担心逾期爆发,纷纷减少金额,极力催收,甚至提前从用户卡中扣款。

面对行业的突然停摆,用户猝不及防,债务危机集中爆发。

这时,地下高利贷蓄势待发,利用“年利率2200%”的超息贷款收割现金贷用户,让他们陷入更深的深渊。

最后,这是一场失败的比赛……

01《被子套路??》

这两天的现金贷论坛都炸了。

借款人报告说,他们一直被该平台“例行公事”。

“我是Malt Loan的老用户,已经借了5次了,每次换钱,马上就可以借到。” 不能借。

陈小娴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借贷圈的“老大哥”。一年时间,他从128个平台借款(不包括还款),负债超过28万。

他过着“借新还旧,借贷养贷”的生活,“像上瘾一样,很难戒掉”。

现金贷监管的突然到来,让他“充裕”的现金流一下子断了。

“麦芽贷、小舞钱包等平台还款后就不能再借了。”陈小贤说。

后一个程序更深。

“几家现金贷款给我打电话,说只要我提前还清贷款,就可以筹到额度。” 陈小娴知道,这些都是平台投下的“诱饵”。贷款一旦还清贷款2000好下款的口子,就永远不会收回。

论坛上,借款人表示,不少平台开始“提前扣款”。

大量用户称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昨天借了,今天银行卡里自动扣钱了”。

监管之门下,业内每个人都身陷险境,迅速收缩体量,拼命收钱――每个人都如生死存亡,为最后的果实而战。

头部平台的不稳定加剧了这种恐慌。

部分平台已在APP上公告该产品已优化调整,暂时无法申请。

行业的突然停摆,让已经养成消费习惯的用户措手不及。

“我被三四个平台套路缠住后,一分钱都没有,吃不下饭了,其他平台怎么买单?”

而通讯录里的亲友也被“骚扰”了,他一一打电话道歉。

“我现在不吃饭,拿了我所有的工资来还钱,但还不够还一半。” 面对全面爆发的债务危机,陈小贤决定“强行上岸”。

“我跟催收商谈好了,利息和滞纳金不还,但我会还本金。” 陈小贤列出了128家债权平台,准备一一偿还。

△陈小贤的欠债表,共128家平台借款,欠款总额为282995.1元

“我和妈妈也表白了,我们准备斩断过去,回报工作,重新开始,”陈小贤说。

而大部分用户也没有陈小娴那么理性。

在主要人群中,中介正在煽动所有人停止偿还贷款。

论坛上也充斥着“坚决不付款”的各种声音。

“行业急刹车后,逾期集中爆发,将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不少从业者曾预测。

“我们加大了征集压力,但效果并不好。” 一位资深催收官表示,很多用户不是不还钱,而是真的“没钱还钱”。

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一旦倒下,将引发一系列效应――监管闸门尚未落下,行业暴雨已然打响。

现金贷无疑是本轮监管后最大的输家。

02两次轮回

故事远未结束。

现金贷款一一提取后,借款人会不会上岸?

事实上,一些用户已经陷入了更深的深渊。

南区大中介罗夏一目前正在转型。

“突然,网贷出不来,生意彻底断了。” 罗夏一曾帮助用户打包材料“抢”现金贷款,收取贷款金额10%的提成。

来找中介的,一般资质比较差,属于现金贷的底层用户。

“基本上每个用户都背负了几十个平台的债务,一旦现金贷停止,他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艰难。” 罗夏一知道,这个行业又要开始循环了。

罗夏一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校园贷周期。

他是校园贷款中介大军的一员,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买了一辆宝马。

随着校园贷主体越来越多,行业一度失控,监管如期而至,行业“一刀切”。

洛夏一以为一切都会归零,回到起点,却发现一切都只是开始。

大批学生群体,在校园贷款的刺激下,形成了“过度消费”或“过度消费”的习惯――不能再“回头”。

这波刺激的消费需求就像是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就很难转身。如果欲望没有得到积极的释放,它就会涌向更黑暗的角落。

新一轮的疯狂开始了,大量学生转向地下高利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必须支付比校园贷款高几倍的利率。

余波未完,紧接着,现金贷来了。

“这两年,消费环境有所回升,但大家的收入跟不上,地下民间借贷的需求变得非常旺盛。” 罗夏一观察到贷款2000好下款的口子,2016年以来现金贷有所上升,这波信贷需求从线下变成了靠边。转移到网上。

现金贷基本覆盖了底层用户的消费需求,私贷用户被掠夺――他们干了一阵子匆忙,但很快顿悟,纷纷转向一线。

大量土豪、炒房者,甚至产业私募基金纷纷进入现金贷领域。

行业和校园贷一样,陷入万团大战,但狂欢只持续了一年。趣店上市“高调”宣传后,监管雷声传来。

“从地下到线上,再到线下,这是一个轮回,”罗夏说。

现金贷正在重演“校园贷”的命运和轨迹。

地下高利贷再次觉醒。

03地下狂欢节

在各大群体中,地下高利贷的中介又开始出现了。

中介“大熊”(网名)说:“最近生意这么好,网贷出不来的人都在找。”

“运作方式是你在介意宝、金借、无忧借条等平台上发布借条,我们接单给你赚钱。”大雄说,中介的佣金仍然是10%。

这些贷方都是地下高利贷玩家。抓到用户,就“抢死”,利率高得惊人。

“借1000,砍头700,7天还清。”大雄说。这样,年利率就高达2200%。

“这在业内根本不叫高利贷,这叫超息贷款”,大雄说,即使利率惊人,大家还是趋之若鹜。

超息贷款正在收获现金贷款的果实,底层用户不断下沉。

“我连饭都吃不下,不借怎么活?” 1994年的女孩莫桑格说,现金贷的钱完全贷不出去。她养成了难以维持的“温饱”的生活。寻找新的出路。

她和大雄达成两次“超息贷款”交易,借款2000元。

而莫桑奇身边也有很多和她情况类似的朋友。她要把他们都带到“大熊”。“他的提成是我的一半一半,我可以做他的下线。” 莫桑奇也开始工作了。开始了中间业务。

一个个地陷入了地下超贷的漩涡。

“中介的狂欢才刚刚开始。” 洛夏依还没准备好马上入市,他在等着。

这批借贷用户安顿下来后,坏人彻底破局,落入黑名单,等好用户摆脱原来的债务危机后,他会将他们引渡到“地下高利贷”。

“如果你现在直接拿,你可能会成为一个接机人,”罗夏说。

但“大熊”却不这么认为:地下市场对地下市场有着黑暗的规则。

“很多借钱的妹子都是用自己的身体还债的大熊说,他们就是这样处理“坏账”的。

洛夏一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以前的脱衣舞事件就这样爆发了――这就是地下河湖的规律。

“回归地下,是收藏的黄金时代。” 曾经是地下收藏家的景业新说,自从成为现金贷公司的收藏家后,他感到无比的委屈。情节严重的要罚款,一个月挣的钱还不够罚款。”

他之前积累的“收集法宝”,是不允许使用的。

“地下收集要简单粗暴得多。” 景夜心对于现金贷的翻车,颇为兴奋。

对他们来说,回归大地,就意味着回到他们辉煌的时代。

△ 中介都在预测,行业即将回归地下

陷入“超息贷款”是最可怕的后果。处于监管盲区。在黑暗的地下,所有的交易都会变得肮脏和不可控。

不可否认,由于现金贷没有准入门槛,大量劣币闯入,一度造成行业乱象。

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个行业已经从地下走向了线上。在风控和催收方面,逐渐从草丛中寻找出路,逐渐常态化。

最重要的是,经过一年的沉淀,行业积累了大量的“底层用户”信用数据――所有这些都可能成为中国征信体系的一部分。

事实上,它们距离阳光只有一步之遥。

但现在,行业重回地下,甚至加紧盘活地下“超贷”链条:曾经涌入现金贷的线下玩家正蓄势待发,回归线下;中介机构在几分钟内发生了变化。定位,开始分流地下超贷;底层用户,渗透到地下,下沉更深。

这绝对是一个失败的结局……

基础消费信贷已经被激活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

没有阳光的引导,潘多拉释放的欲望只会沉入黑暗……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部分姓名为化名|图片来源网络)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