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11 04:44:59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员工入职离职专项附加扣除(222篇)(图)

员工入职离职专项附加扣除(222篇)(图)

苏生不惑第222篇原创文章,将此公众号设为明星,第一时间阅读最新文章。

我去年分享过。从今年3月1日起,我可以再次申报2020年的个人所得税。我昨天操作了,成功申请了退税。我会在这里分享。

这次个人所得税申报的截止日期是6月30日。我去年申报的时间是4月21日,5月8日退税到了。

先说一下为什么需要年度申报 缴费报税可以让纳税人有机会查漏补漏。

个人所得税说明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调节计算公式有点复杂。有兴趣的可以看李永乐老师的视频

应退或应纳税额=【(综合所得-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 2020 年的预扣税。

那么谁需要做年度对账呢?

什么情况下退税?

2020年全年综合所得不足6万元,但已预缴个人所得税。

2020年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不申报扣除。

费用扣除6万元,“三险一金”专项扣除,子女教育、企业(职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因进入、离职等原因扣除年中或某些月份没有收入。递延养老保险等扣除不足。

非受雇于用人单位,仅取得劳动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需通过年度核对申请各项税前扣除。

纳税人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年中适用的扣缴税率高于全年综合所得的年适用税率。

预缴税款时,未申报或未完全享受综合所得税优惠的,如残疾人个人所得税优惠等。

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款,但未在预缴税款时扣除。

什么情况下征税?

如果您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就业并领取工资和薪金,则在预缴税款时重复扣除基本扣除费用(5000元/月)。

纳税人除工资薪金外个税申报的钱,还有劳动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收入。将各项综合所得的所得加总后,适用的综合所得年税率高于预扣税率。

如果不进行年度对账会有什么影响?多缴的个税无法退还(损失巨大),少缴的个税不补,可能面临税务行政处罚并记入个人税收抵免档案(不马虎)。

申报个人所得税

您可以使用个人所得税APP或网页版进行申报。我习惯使用网页版来操作。说实话,网页版还是做得不错的。它照顾了像我这样不喜欢使用APP的人。

说明一下,由于最近报案的人多,尽量避开每天9-11、14-16、19-21的高峰时段。我是晚上11点申请的。

据说去年申请完成后,账号就没用了。这次我用手机号找回密码,重新登录。

登录后,开始报告。

先填写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和赡养老人(60岁以上)、按揭利息和房租,我选择的是房租(而且按揭利息只能选其一) .

选择从 2020.1.1 到 2021.1.1 的时间段。

下一步是输入收入和税前扣除,看工资、劳动报酬等。

比如我公司的税务数据。

点击右边的详细信息可以看到我每个月支付的保险、公积金等。

最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下一步是输入税收计算以获取退税金额。

这个数字是根据收入范围计算的。

然后选择您关联的银行卡。

申请提交成功。

看到进度在退税了(如果觉得有问题,可以取消申请,重新申报)。

也可以查询2019年的申报数据,去年的退税已经完成。

今天红包彩票的关键词是个人所得税。我会在公众号后台回复个人所得税。星期一的抽奖今晚开始。

近期原创文章: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个税申报的钱,请点赞/观看/分享三连支持,谢谢!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