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14 20:43:50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截至9月20日今年以来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4万亿元

截至9月20日今年以来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4万亿元

截至9月20日,今年以来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缴已超过3.4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同比增加1.36万亿元;8月底,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05%,为统计以来最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和投资优化供给的基础性作用。结构的关键作用。

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扩大内需成为当务之急。消费投资是关键驱动力,还需要积极的宏观政策。保障市场主体、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投资、促进消费、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展望未来,业界预计现有政策和增量措施的共同作用将继续发力促进超大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充分释放和不断增强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

保护主体激发市场活力

“今年公司锅产量将突破325万只!” 珠海双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喜电气”)副总经理车长路兴奋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订单减少等问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有挤出效应,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解决了公司的后顾之忧。

据车长录介绍,由于研发费用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2021年红双喜电器将多扣税近200万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企业所得税减免100万元以上。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动力载体。保护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是增加有效供给、扩大内需的关键。

――新税费联合扶持政策诚意满满,提振了双溪电气等众多市场主体的信心,减轻了负担。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今年以来,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资金超过3.4万亿元。

“借助税收优惠政策,我公司有充足的资金投入研发和生产,进一步提升炊具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车长禄说道。

――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不断出台,金融“活水”不断向市场主体“输血”“补气”“提神”。受政策鼓舞,部分银行甚至在一天之内完成贷款审批,给企业送“及时雨”。

受疫情影响,非接触式购物场景增多。江苏靖江韵达快递有限公司急需资金采购物流分拣设备,提高派送效率。邮储银行靖江支行客户经理了解情况后,推荐了与人民银行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挂钩的快贷产品。188万元的融资解决了公司燃眉之急。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同比增加1.36万亿元。8月底,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05%,为统计以来最低。

扩大需求,精准关键环节

10月28日,成昆铁路双线铺轨完成;10月29日,西宁至成都高铁开工建设;10月30日,粤东城际铁路“一环一射线”工程全线动员活动举行……一条条铁路新线正在铺开,这是见证和固定资产投资高水平运行和经济市场支撑的缩影。

如果市场主体保住了,需求也必须扩大,经济就会恢复得更快。为弥补社会需求不足,财政和货币政策积极,扩大投资成为重点之一。

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盘活地方专项债限额;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资金。创设设备改造再贷款,扩大支持范围…… 着力推动扩大有效投资,多种财政金融工具协同工作,切实加强资金保障。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获悉,截至9月底,江苏两期政策性开发金融工具累计投入466.7亿元,支持项目125个。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资金支持项目和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授信超过4000亿元,有力推动了一批重大项目早日开工。

消费对经济具有持久的驱动力。在扩大有效投资的同时,推动消费作为经济主要动力的回升也是各方共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10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24.2万辆和2197.5万辆,同比增长7.9%和4.6%。亮眼的数据不仅印证了消费领域的活力和潜力,也显示了降低部分乘用车购置税、延长新能源购置税免征等一系列支持汽车消费的综合措施的成效。车辆,放宽二手车搬迁限制。.

年末“双十一”、“双十二”等消费促进场景多,为稳定增长注入新动能提供了有利时间窗口。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最近强调,要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的需要。引导金融机构通过适应性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激发和释放新需求。

“在继续支持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的同时,预计财政和货币政策也会加大促进消费的力度。”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表示。

加强协调衔接 政策协同

不要停下来,练习和走远。当前经济企稳回升难度极大。各方期待抓住关键窗口期,凝聚更大政策合力,推动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作用,促进经济企稳向好。在这个过程中,加强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进一步拉动内需是关键。

一方面,财政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稳增长有空间。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思预计,财政政策将继续保持适度的支出水平。同时,计划提前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优化储备项目,推动资金跟上项目,保持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增长。王庆认为,后续将更多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支持力度,按揭补充贷款规模有望阶段性增加。

“目前,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但受到地方财政收支和债务压力的制约。”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要继续用好政策性发展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落实资本金,鼓励金融机构设计合适的产品支持项目建设,逐步扩大REITs试点范围,有效盘活存量资产。

另一方面,加强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尤为重要。智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在稳增长过程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要根据各自优势灵活运用,重点推动需求复苏。“基础设施投资是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支持的重点领域,未来要继续发挥政策性发展金融工具的引领作用,撬动更多资金流向基础设施领域,形成更多的物理量,更好地支持经济发展。”梁思说。

有关部门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用好各项政策措施,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巩固经济复苏态势。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韩日前表示,将更好发挥债券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支持用好政策性发展金融工具,推动重要项目有序实施。“发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优势,通过银团贷款增加信贷。通过购买专项债、PPP模式等方式支持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合作社会资金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说到下一步,邹岚,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可以预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有挤出效应,随着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的加快落地,扩大投资促消费,激发内需潜力,我国经济“稳”的基础将进一步夯实, ”将进一步积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