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4 10:17:26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两大市场主体如何融合发展(组图)

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两大市场主体如何融合发展(组图)

随着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银行理财和保险资产管理两大市场主体如何融合发展,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在日前召开的首届银保资管高峰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银保合作空间巨大。保险资管行业在长期投资和大额资产配置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可以与银行理财形成有效互补。

中国银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副主任席永春表示,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推进资管业务规范发展,进一步统一资管业务规则,逐步放开一些投资限制,更多的投资权还给市场。归还机构,加大监管力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积极推进行业能力建设。

银保资管行业迎来发展新阶段

不久前,工行获银保监会批准与高盛合作设立中外合资财富管理公司。自2019年6月首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开业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数量已达20家。截至3月底,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模达25.03万亿元,一年同比增长7.02%。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总裁程家军表示,一季度,全市场投资理财人数超过800万人。截至3月底,我国持有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突破5000万,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达到18.28万户。十亿。理财市场的稳健发展为银保机构合作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数量也在稳步增长。截至3月底,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22.49万亿元。近日,第28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国华兴益资管正式开业。据年初公开资料显示,保险资管受托管理保险行业70%以上的资金中国四大资管和银行待遇哪个好,资产管理规模近15万亿元。

浦银理财曹江涛(筹)表示,从国际经验来看中国四大资管和银行待遇哪个好,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的过程会带来居民金融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存款向理财转移的过程。据测算,我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有望保持1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3年规模有望达到243万亿元。国家约占60%,我国目前只有40%左右。未来,在银行理财坚持普惠的同时,机构投资者将逐渐成为银行理财的核心客户。

银保资产管理行业稳步增长、融合发展的背景是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保险投资有限公司总裁贾飚将资产管理行业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探索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12-2017年快速发展阶段,资产管理领域实现快速发展;第三阶段为2017年至2021年5月,这一阶段以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金融回归本源,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提出一系列资产管理行业的规范要求;第四阶段是当前高质量发展阶段,标志性事件是上海近日提出加快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

他认为,资产管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呈现出几个新特点:一是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更加稳健;二是市场主体和资产管理业务更加多元化。三是更加开放,更加开放。

上海保险交易所董事长曾玉进表示,坚定看好银保资管行业发展的历史机遇。竞争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首先,可投资资产的持续增长和人口的代际结构变化带来了巨大的资产管理需求。从总量上看,预计2025年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将增至287万亿元,这将带动更大的金融资产投资需求。从结构上看,随着人口和投资理念的转变,年轻人对金融资产投资和个性化理财的需求更加强烈,居民财富正在向更多元化的投资方向转变。

二是参与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做强资本市场,需要资产管理行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此外,数字化进程也将成为资产管理行业提升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覆盖面的重要推动力。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应用让小资产的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靠谱的资产管理机构;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应用在精准营销、智能投资、全链条服务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极有可能推动商业模式和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变革。

银保资管合作模式:两个方向、四个路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保险资管和银行理财之间已经出现了一些双向合作。银行资金除投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产品外,还委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专户外包资金。保险资金主要用于银行托管业务、大额存款业务、认购银行理财产品等。

曾玉进认为,银行业和保险业资产管理行业可以通过优势互补实现融合发展。

一方面,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在长期投资和大规模资产配置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在投资布局上,保险资金广泛投向银行存款、债券、基金、股票和长期股权投资。正是由于其强大的大资产配置能力,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信用风险持续暴露的情况下仍保持正收益。

从投资角度看,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是企业年金的重要管理者。他们设立的债权和股权投资计划主要投资于支持国家战略、民生工程、绿色产业发展等领域。保险资管行业可发挥上述优势,为银行理财资本投资提供专业服务,也可与银行理财子公司在养老、绿色、新基建等领域探索产品研发合作。

另一方面,银行在渠道、数字化、规模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该行注重构建数字化服务体系,已形成覆盖面广、下沉的实体网点和电子渠道,在服务高净值人群方面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推进融合合作,有利于保险资管产品更便捷、更高效地触达消费者,提高市场知名度。

太平资产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曹奇认为,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是双赢的关系。两者有相似之处:第一,监管机构相同,标准更加一致;二是核心策略不变,主打“固收+”和绝对收益;三是战略定位相同,以服务集团母公司为核心。

同时,两者也存在互补领域:一是投资期限互补,银行理财的平均期限较短,保险资金尤其是寿险资金的平均期限较长;80%,保险资管目前几乎都是机构客户;三是业务类型互补,银行理财基本以产品形式开展,保险资管以专户形式为主,产品化刚刚起步。

在曹奇看来,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化合作,携手共赢。

一是产品层面。保险资产管理具有丰富的大型资产配置经验,在特定品种和细分策略上也具有一定的投资优势。未来将探索发展以墓地REITs为基础的资产管理产品,丰富银行理财的绝对收益策略。

二是资产层面。推出满足银行净值理财需求的保险债权计划;围绕重点区域重点建设项目开展债权、股权投资合作。

三是外包。保险资产管理可以接受私人银行等特殊账户的外包。在为高净值客户提供稳定收入的同时,还能促进高净值客户在保险和银行的相互转化。

四是风控水平。本行建立了成熟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能够及时获取本地法人客户的第一手信息。保险资管可以加强与一方在信息共享、系统建设等方面的合作。

数百万用户正在观看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