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8 07:41:44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骗贷者!互联网金融的浮夸时代盛宴!(上)

骗贷者!互联网金融的浮夸时代盛宴!(上)

我在知乎一直担心的事情终于变成了现实。网上各种借贷的人,绝对不是戒赌的老头子。相当!贷款骗子!

文/零与墨菲(转自公众号一一财经)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带来了普惠金融,但也成为了骗贷集团的一场盛宴。

这一群体多来源于信用卡诈骗集团――一种新型的诈贷产业链逐渐形成,大家配合默契、有条不紊。

贷款骗子只需要2000元就可以搞到一套虚假信息,却可以骗取20万元以上的贷款。钱一到手,人就没了,成了永久的“坏账”。

而不少平台为了“冲动”,刻意降低风控门槛,成为骗贷的狂欢。

他们就像盛世的影子,吸收着时代的红利,在这个浮夸的时代化作虚假繁荣的泡沫。

01 黄金探索者:情报中心

走在骗贷产业链前端的,是一群专门在各大借贷平台中寻找风控规则的贷方。

他们是冲锋的先锋,是搜集情报的“侦察兵”。他们收集的信息为后方部队提供战略部署。

陈新兵就是其中之一。

他出生于90年代。毕业后一直泡在各大信用卡论坛。他是典型的“纸牌玩家”。

他手头有几十张信用卡。他申请、持卡、提额、提现。

一年后,他发现几乎所有的信用卡都申请完了――他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2013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新的消费时代来临。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史上,前两年是P2P时代,人们用P2P理财;

时代在匆匆而过,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消费金融时代,人们通过现金贷和消费贷进行早期消费。

让陈新兵意外的是,这些新型消费金融平台的风控比银行要简单很多,只需要在网上提供一些信息就可以放贷。

用同一套玩信用卡,再玩互贷,简直就是“降维攻击”。

陈新兵的“现金局”进入了精彩的阶段。

他专门研究各个平台的规则,在各种群和论坛分享自己的经验。很快,他的身边就聚集了一群粉丝。

2015年,他开始实现“智能化”。

他建了自己的QQ群,想进群的人要交“499”的学费――他建了三个上千人的大群,赚了一百五十多万。

他定期举办视频课程,每个学生需要交纳20元,满堂彩,一节课就能赚取近万元的利润。

陈新兵每天的工作就是测试规则和写攻略。

陈新兵手上有很多学生资料,他用这些身份来检验平台的规则,“真知灼见。”

“很多贷款平台没有风控,只有一些简单的规则,”陈新兵发现,很多平台的风控“简直可笑”。

例如,一些平台忽略黑白账户(所谓的黑账户是有逾期信用记录的用户;所谓的白账户是还没有信用卡或其他贷款记录的用户),只需要填写实名手机和身份证下载支付。

他把这些规则整理成攻略,每天在QQ文件里分享。其中 1,400 多个已在一年内更新。

▲ 共“1415”档

▲ 通关秘籍

就像打怪游戏一样,当你得到一个无敌向导,就相当于开启了作弊模式,扫平了道路,打败了boss。

陈新兵就是这样,一边帮学生借钱,成功还款后,还要收取10%的“服务费”;他们在输出借贷经验的同时,还会收取一些“会员费”。

有了这条“产业链闭环”,他一年轻松赚到200万元以上。

而加入陈新兵组的同学们也“各怀鬼胎”。

学生有3种贷款口子论坛,一种是“学而用之”,其中包括大量的贷款骗子;

另一个是贷款中介。他们在各种论坛、QQ群里发广告,招揽急需用钱的用户,帮他们贷款,从他们身上收取佣金。一般服务费高达10%。

最后一类人会把这个技术拿出来卖,建一个新的QQ群,和陈新兵做同样的事情。

据易本财经不完全统计,市场上至少有数百个这样的QQ群,会员费从99元到数千元不等。

这也意味着至少有数万人从事助贷工作。

在一次课上,陈新兵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个社会永远不缺缺钱的人,为了钱什么都可以做,什么是裸条、高息、提成?”

经济低迷的时代,处处缺钱,人人自危,但陈新兵和他身后的10万贷后援团寄生在产业链前端,成为掘金队的情报中枢.

陈新兵更喜欢一个称号,叫“黄金探险家”。

02 贷款骗子:罪恶的门徒

在淘金者提供了足够的信息后,最邪恶的弟子――贷款骗子慢慢出现了。

在陈新兵的群里,最活跃的学生是网名“小白”的90后。

他不是“新手”。他从事贷款欺诈行业已有一年。靠着多套虚假信息混迹于各大借贷平台,获利数十万。

“骗贷的第一步是要拿到全套证件”,小白说,他在网上购买了多套“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价格在1300-1500元不等.

小白首先从一位名叫“老曹”的网友那里获得了信息。

“一张身份证500元一张,全套1300元一张”,老曹在各种借贷群里公开兜售自己的存货。

▲ 可购买身份证

▲ 出售身份证、电话卡、银行卡全套资料

“身份证的来源有很多,有的是在农村或者火车站收的,有的急用钱的人会卖100元一张;也有丢失的,一起拿来给我” 老曹是一个“中转站”。多渠道收缴身份证,“卖赃”。

老曹说:“我跟运营商和银行有点关系,可以用身份证办卡。有些银行比较难办,我会请长得有点像的人去办理对于带有身份证的卡。”

身份证、实名银行卡、实名手机号,这是在网上识别一个人的三个重要要素。有了这些,基本上就可以分辨真假了。

“这还不够。”小白说道。“就像捏一个泥娃娃,你要让它有鼻子、眼睛,甚至有灵魂。”

小白买了几部便宜的智能手机,每部都有一张SIM卡,安装了淘宝、支付宝、微信等常用应用。

他为每一部手机都设定了一个身份:何莉莉是90后。她在雅诗兰黛专柜做促销员,月收入6000元,经常发朋友圈自拍;

而80后韩强,在富士康当操作员,月入5000……

“包装这些材料需要细心打磨,完全进入角色,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的性格有点分裂,”小白通常会维持一个身份几个月甚至半年,然后才开始经营贷款。

就像玩养成游戏一样,慢慢的给游戏角色注入角色和特性,最后一举通关。

例如,角色需要一份工作。小白会填一些大厂,比如富士康,然后填一个需要调动的工厂主机。

另外,小白还到附近的商场找了特约柜台,填写了特约柜台的商场电话或者中国总机。

“这两种方式,信息的真实性都非常高,实际验证难度也很大。”小白说。这被称为“真实但难以验证”的原则。

对于一些做回拨的平台,他会填一个在网上查不到电话号码的公司,然后自己买座机,把公司电话换成自己的号码。

除了工作单位和电话号码,一些借贷平台还需要提供工作证明和工作证照片。

“可以自己PS一张,也可以在淘宝上买,工作证只要20-30元一张,工卡只要50元一张。”

淘宝上有很多人提供这种服务。

此外,小白甚至还会对定位进行一些改动。

总的来说,与在农村定位相比,在大城市定位的通过率大大提高。小白会用一个叫“海马湾”的模拟器随意修改定位。

▲ 注意左上角的模拟器

有的平台还需要半年的银行对账单来证明自己有固定工资。小白每个月都会往这些银行卡里转一笔钱,形成固定的流量。

目前,借贷平台常用的一招是要求阅读借款人的通讯录和短信。

它的主要目的是从通讯录中找出是否有被加入“黑名单”的人――比如已确认的贷款诈骗犯或老赖。

而从短信中,则是寻找多平台借贷的线索:比如其他借贷平台的验证码、逾期提醒信息等。

如果这些都存在,借款人无疑是“高风险”。

所以,小白在借用前会打包通讯录:

删除黑户或老赖;

删除脏通话记录;

删除短信中的贷款信息。

此外,还有一些平台需要阅读邮件,目的是查看用户是否有信用卡。

一般来说,能通过银行的审核,申请到信用卡,都是借款人的重要看点。

小白还是有应对之策的。他有一些专门用来伪造信用卡账单的“小工具”――任意一家银行,任意金额,任意消费记录。

一般来说,用这种方式打包一个完整的外借角色需要花费2000元左右,但带来的回报却是丰厚的。

“不是所有的平台都能铺开,规则太复杂,时不时变,比较麻烦。” 因此,小白需要掌握各平台的最新规则。

在陈新兵的课上,小白相当活跃。他最关心的是新开的“网贷网点”。“一般而言,新成立的平台风控相对宽松。”

一个身份,借了20到30个平台后,首付率会越来越低。

原因是,很多平台在借钱的时候,都会进入央行系统查询征信信息,而这个查询动作也会记录在征信系统中――这也意味着借贷次数越多,记录越差。用他们的行话来说,征信是“坏”的。

一般贷款到20万元左右,小白就把手机卡扔掉,把手机永久关机,甚至扔掉――所谓的“何丽丽”“韩强”就烟消云散了。

小白就是这么做的。以2000元的成本,骗取了20万余元。

像小白这样的贷款骗子不在少数。

“陈老师的群里潜伏着1000个骗贷者,至少有100个。”小白私下和几个人交流过,他们都是“老司机”。

几乎所有借贷平台都遇到过骗贷――行业的痘痘就在这里。

曾有一家借贷公司委托催收公司催收逾期欠款,但催收率不到0.3%――大部分都是骗子,借完钱就销声匿迹了。

他们是这条产业链中最凶残、最凶猛的攻击力量。他们攻城掠地,进退自如――即使被发现是骗贷,最多也就是封杀一个号,换个地方再战,丝毫没有损失。

凡是风控不严的“城”,几天之内就会被他们抹平。

03 内鬼:致命之箭

除了单打独斗外,不少贷款诈骗团伙还内外勾结。

虽然像陈新兵这样的贷方可以提供风控的通用规则,但谁比借贷平台的内部人员更熟悉风控规则呢?

张元是借贷平台的客户经理。已帮助数十家客户通过风控审核。

“有些规则非常详细,可能只有内部人员知道。”张元说。例如,信审人员回电并假装翻纸或打字。“这样的背景音更真实。”

知道底细的张远才是最可怕的叛徒。

曾经有一个客户,急需10万元,到处借钱,但到了张远,却被打包成消费贷贷款口子论坛,一个下午就结清了。

消费贷款一般控制消费目的,专门用于转移目的。看似很难打破规则,但也存在大量套现漏洞。

一般需要借款人提交一些证明其消费意愿的证据,消费贷公司才能发放贷款。提供消费者公司的发票或消费者合同更为常见。

发票有税点,张远就从合同开始。

张远找到了开小装修公司的朋友,以自己的名义与客户签订了一份“假”的装修合同。

一般消费贷的钱会直接打到装修公司的账户上。借款人只需要提供一个朋友的账户,可以伪装成装修公司的会计账户。

然而,像张远这样的客户经理,只是小本生意。

有的客户经理会和一些中介公司对接――客户经理提供规则,中介公司批量打包。

在一些恶性贷款诈骗案件中,客户经理会与借款人“分账”。

杰越联队也遇到过类似事件。

去年有个借款人逾期了,催收员打电话来催款。对方回答:“我借了五万,你的员工拿了五千,我凭什么要还?”

“风控的核心之一来自内控,”捷悦联合联合创始人兼首席风控官王晓婷表示。

敌从外来,城墙加固,尚可战;城墙内的人反目,再坚固的城墙也会功亏一篑。

无论身处哪个行业,“内鬼”都如同一把利剑插在心头,最让人不寒而栗,也最致命。

“这个地方离利益太近了,很多时候是在对抗人性,”王晓婷因此制定了极其严格的内控规则。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修改了业内通行的“佣金制”――客户经理的业绩在很大程度上与借款人的还款金额挂钩,而不仅仅是与贷款金额挂钩。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不断修改风控规则,”王晓婷说。就像游戏一样,版本更新及时,那些外挂就不会及时开发出来。

面对欲望和利益,我们只能用强大的制度来束缚人性的黑暗欲望。

04 最好的时光

贷款诈骗已成为互联网金融时代无法回避的痛点。

每次修改规则,提高风控,总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贷款骗子几乎无处不在。

王晓婷认为,银行模式可以借鉴:几家银行结成联盟,共享每家银行的欺诈数据,一家银行的损失不会波及到其他银行。

银行的数据共享是央行强制要求的,但公募基金行业没有类似的政策。

一些平台也叫嚣“行业自律”,共享“黑名单”,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黑名单数据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为什么要分享给别人?” 大多数平台往往在权衡中被自身的局限性打败。

另一方面,苍蝇不咬天衣无缝的蛋,很多平台在这个共同基金盛世中迷失了自我。

过去,银行信用卡风控包括面谈,甚至到单位实地考察;而互联网金融只需在线填写信息,即可发放贷款。

风险控制的两个维度是非常不同的。

银行的坏账率每年还在上升,更何况是互金平台?

而一些平台,为了短期流量,往往会降低风控门槛。

“我们的建议是借款人达到600分后才放贷,但很多平台为了冲流量,会放出500分甚至400分的贷款。”某征信公司风控总监说。玩”的方式,势头迅猛。

Impulse,当然是为了一个漂亮的用户数据,是给VC投资人的交代,也是为了下一轮融资的估值。

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有时让骗贷者感到困惑――财大气粗的银行视他们为难敌,而新兴的互金平台则视他们如远方。

在共同基金的黄金时代,贷款诈骗犯也成为其中之一。它们是虚无的泡泡,充盈着这个繁华的世界;他们在人们欲望的缝隙中吸收着时代的红利。

“春节、国庆、中秋,这些重大节日,很多平台都有造势任务,故意降低风控门槛,这些发布很快就会被我们发现,在群里传播。”陈新兵说。

又临近春节,各大平台年终动能开启――骗贷者的年终狂欢即将拉开序幕。

“带上10万元回家过年”,小白在群里喊出了年终标语,大家立刻响应。

[笔记]

互联网金融从P2P时代滑向消费金融时代,普惠金融再次升华,那些高层次的金融需求变得触手可及。

对我们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

这也是骗子的最佳时机。

虚假的繁荣以幻灭告终。这场盛大的欺诈狂欢将如何收场?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