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1 16:27:18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存款利率报价方式为何调整?对老百姓有什么影响?

存款利率报价方式为何调整?对老百姓有什么影响?

日前,多家银行存款利率调整,一年期及以上存款利率普遍下调。调整后,四大行定期存款利率上调至3.25%,大额存单利率上调至3.35%。

本次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存款利率报价方式发生变化。从【基准利率*倍数】到【基准利率+基准点数】。

为何调整存款利率报价方式?如何调整?这次调整对老百姓有什么影响?

为大家科普一下。

为何调整存款利率报价方式?

综合发展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令渠表示:“目前存款利率调整贷款利率已由各金融机构参考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 ,加减点均以此为基础,存款利率继续沿用浮动形式已不符合当前市场需求,采用新的报价方式是基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需要”

通俗地说,银行赚钱的方式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赚取利差。现在贷款利率上下浮动,而存款利率只能上浮,给银行带来金融风险。

假设情况不好,A先生向银行借款100万,贷款利率下调。A先生只需要支付10000的利息。B女士在银行存款100万,存款利率上调,B女士可以获得3万的利息。

所以,对于银行来说,一百万进一出,不但没有赚到利息差,还损失了两万利息,得不偿失。

这不是金融体系健康正常的运作方式,所以很多银行都进行了改革。

这个时候怎么调整?

对老百姓有什么影响?

变化是存款利率报价方式由【基准利率*倍数】改为【基准利率+基点】。

在中国,基准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全国性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规定的存贷款利率。

本次调整,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不变。上一次基准利率调整是在2015年,六年来一直保持不变。

*信息来源于网络

基准利率没有变,只是计算方法变了。以【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调整】为例,方便大家理解。

以三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2.75%计算,调整前国有大型银行定期存款浮动比例通常最高可达40%,中小银行定期存款浮动比例通常高达40%。大型银行最高可达 50%。

那么,国有大型银行40%的涨幅为2.75%*140%=3.85%,中小银行50%的涨幅为2.75%*150%=4.125%。

新办法调整后,国有大型存单利率上限为“60个基点”,中小银行利率上限为“80个基点”。

按三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2.75%计算,新模型中国有大额存单利率上限为2.75%+0.6%=3.35%,国有大额存单利率上限为2.75%+0.6%=3.35%,小银行利率为2.75%+0.8%=3.55%。

这就是说,在国有大银行,存10万元,存三年,以前可以拿到11550元,现在只拿到10050元,少了1500元的利息;

在中小银行,存10万元,存三年,以前可以拿到12375元,现在只拿到10650元,少了1725元的利息!

对于喜欢购买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产品的朋友来说,银行存款收到的利息确实比以前有所减少。

减少的比例因银行而异。以银行的存款产品为例。利率2.75%,利率825元,比之前少了247.5元。

对普通人的影响不仅限于此。未来,中国很可能进入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

在2019年11月的创新经济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创新经济论坛上表示,中国可以尽量避免快速进入这个负利率时代。

放眼全球,瑞士、日本已经进入负利率,欧美已经进入零利率。事实证明,利率持续下降并非危言耸听。

*信息来源于网络

采取负利率实际上有利也有弊。

以国家为例,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日本市场十分低迷,大量劳动力失业,企业停工停产……

如果利率为零甚至为负,人们将不再愿意把钱存入银行,而是可能会花掉,这可以促进和促进消费和投资,增强经济活力,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在个人层面上,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意味着我们可能赚不到利息存款利率调整,我们仍然可能得到补贴。

利率下行趋势几乎不可阻挡。面对这样的金融环境,老百姓该如何保值?

安全和长期的资产保全

一年期及以上存款利率下调,让不少人意识到了利率下行的趋势。如何实现财富的长期稳定增值?

增额终身寿险就是这样一款安全灵活,可以实现财富增值的理财产品:

增量终身寿险产品的最高预定利率为3.5%,因此实际内部收益率越接近3.5%越好。

保单的现金价值代表着财富增值的部分,非常重要。

随着保额复利的增加,保单的现金价值也随之增加,长远来看可达到更高的保额。如有资金需求,可通过减保或保单贷款等方式实现。

关于财富管理,大多数人的认知是有偏见的,甚至是错误的。利率不能与过去相比,但利率必须与未来相比。

就像很多人感叹过去北京和上海的房子很便宜一样,这就犯了一个逻辑错误。当年的房价应该和当年的人均工资比,而不是现在的工资。

利率也是如此。

很多人总觉得,过去存款利率是13%,而增量寿险产品只有3.5%,相差太大了。

*信息来源于网络

但是,我们有时光机可以回到过去吗?

不。

回想起来,3.5%的利率似乎不值一提。但从长远来看,或许在未来二十年、三十年,当负利率时代来临,又有多少人会后悔没有珍惜3.5%的利率呢?

赚钱不能超出我们的认知,把握时机,珍惜机会。

一段时间首套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呼声渐起

近期,金融政策持续落地,为房地产行业注入活力。随着需求端利好政策逐步释放,越来越多的城市进入首套房贷利率“三时代”。

从实际发放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来看,2022年10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4.3%,环比下降4个基点,比月末下降133个基点。前一年。

新发放房贷利率的持续下降,也引起了一些存量房贷消费者的关注。相对于4.3%的利率水平,部分“豪车”买家希望减轻还贷压力,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的呼声逐渐高涨。

购房者加入提前还款大军

许多购房者加入了提前偿还抵押贷款的行列。

“目前,我已经提前还清了部分贷款,如果有闲钱,我会提前还清部分房贷,这样月供就会减少。” 北京市民林女士2019年初买房,当时房贷利率处于高位。水平,林女士的利率在5.25%左右。

此后,LPR贷款的定价“变了”,银行将参照LPR自主上调定价。同时通知存款利率,LPR增加了5年以上期限的品种,为银行发放的住房按揭贷款等长期贷款的利率定价提供参考。贷款人可以与金融机构协商,决定“换锚”为LPR,或者维持固定利率。

2022年以来,5年期以上的LPR(报价贷款利率)累计下调35个基点,是2019年房贷利率改为LPR后降息幅度最大的一年期限5年以上。

“目前我的房贷利率是‘LPR+55个基点’,LPR利率今年下调了3次,但我还没有享受优惠房贷利率,要等到合同明年调整。” 林女士说 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希望以后LPR能进一步下调,这样可以减轻我的房贷负担。”

存量房贷一般是指房贷新政出台前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中未还清的部分。下调5年期LPR成为缩小存量房贷月供差距的途径之一。但根据现行规定,住房贷款合同实际约定的重定价周期每年都会进行调整,一般为每年1月1日或贷款合同签订之日后,根据当时最新的LPR有效期超过5年。重新定价周期的执行率。

目前,我国的个人住房贷款分为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两大类。其中,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采取“三级定价机制”:一是在国家层面,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确定贷款利率政策下限在国家层面;二是在地方层面,国家层面各市政府的政策底线依据 一是按照“因城施策”的原则确定地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第三,在商业银行层面,

5月15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调整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二套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本通知主要针对新发放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仍按原合同执行。这也让很多购房者笑称自己是“高手的股票”。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记者,过去没有降息20个基点等阶段性创新政策,主要针对今年新房购房情况,类似情况创新也可以在股票市场上进行。例如,适当降低房贷利率与5年期LPR的利差,也可以减轻购房者的还贷压力。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告诉记者,今年房地产行业表现疲软,居民预期有待提升。对楼花交付的担忧抑制了居民加杠杆的意愿。因此,房地产金融相关政策需要边际放松,以提振市场情绪。

存量房贷利率有下调迹象

“存量房贷降息”之所以越来越受欢迎,一方面是因为身为“豪车”的购房者希望减轻还款压力;看到希望的人。

资料显示,2008年10月,金融管理部门出台政策,决定自2008年10月27日起,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0.85倍扩大至0.7倍;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20%。金融机构可在贷款利率、首付比例等方面优惠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型普通自住住房和改善后的普通自住住房。

政策出台后,多家银行相继宣布对合资格存量按揭利率由8.5厘优惠至30厘优惠。例如建行当时通报,只要在调整前实行基准利率0.85倍的贴息,客户近两年内未拖欠过两次以上还款的,均无违约,且有两次以上未还房贷,可申请30%利率优惠。

根据当时情况测算,房贷利率下限由基准利率的0.85倍调整为0.7倍后(即房贷贴息由原来的8.5折优惠改为30%优惠),以20年等额本息50万元房贷为例,客户可节省近6万元利息。

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日前表示,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GDP增速转为下行,宏观经济承压明显。与之相应,居民收入增长明显放缓,商品房销售持续走弱。当年房贷新增-200亿元,为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在此背景下,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可能带来的影响,支持居民住房消费,促进扩大内需,相关政策于2008年10月22日出台。

王一峰表示,当年实行存量房贷利率30%优惠后,将配合2008年连续五次降息,形成政策接力。抵押贷款利率大幅下降。2008年12月末通知存款利率,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为5.94%,30%贴息后为4.16%,较降息贴息前利率水平(7.83)下调250个基点%*0.85-4.16%))。2009年叠加“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居民预期改善,购房需求客观上得到改善。2008年12月以来,按揭贷款和商品房销售同比增速触底回升,进入上升通道。在2009年,

银行收入将受到影响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含外资)房地产贷款余额53.3万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9万亿元,同比增长4.1%;住房开发贷款余额9.5万亿元,同比下降1.1%。

银行个人房贷的大量存量也引发了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担忧:如果现阶段下调存量首套房贷款利率,是否会扰乱银行资产负债平衡,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收入?

“房贷是银行比较重要的信贷资产,降息势必会侵蚀银行盈利,压缩银行净息差。” 明明说。

王一峰在研究中也指出,随着2008年基准贷款利率的多次下调,存量按揭贷款利率的下调将对上市银行2009年的收入产生2个百分点左右的影响。其中,抵押率高的银行受影响相对较大;股价表现上涨,银行板块在下调初期承压,但后来随着经济形势好转出现逆转。

根据央行贷款投向报告披露的各期净增幅,王一峰测算,存量房贷绝大部分是2014年以后发放的,同时考虑到房贷摊销和提前还款等因素。其中,2017年至2021年高利率时期,预估存量余额为28.5万亿元,占比约73%。

据此,王一峰计算,在限额测试下,房贷中首套房贷利率(按90%计算)将全面下调至LPR,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利息支付减少个人住房贷款1900亿元。上市银行年收入增速约2.9个百分点。

从市场份额来看,作为按揭贷款发行主力军的各大国有银行的按揭业务占比较高。如果存量抵押贷款利率下调,影响可能更加明显。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六大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约为26.92万亿元。

不过,明明认为,考虑到存款端利率也在下行,且银行负债成本有序下降,银行息差压力虽然有所增加,但仍在可控范围内。此外,房贷利率下降后,银行信贷规模可能扩大,“以量还价”也是银行可以采取的策略。

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按需落实差异化住房信贷政策。城市政策,并支持刚性和改善的住房需求。并指出,支持个人住房贷款的合理需求。

明明建议,要及时督促落实保交房专项救助政策,加快项目建设交付;此外,可以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灵活调整首付比例等限制条件,降低居民购房门槛,提高购房意愿。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