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31 16:38:03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2022年终观察丨海南:锚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2022年终观察丨海南:锚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海南充分发挥现代产业体系和区域协调发展“双引擎”作用

锚定高质量发展航向 行稳致远

■ 海南日报记者付仁义

远眺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普生海洋牧场一号”。资料图

在热闹的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旗湾,海南首个半潜式深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普生海洋一号牧场”经过7个月的深海作业,迎来了约75万斤军曹鱼的丰收。农业。

繁忙的洋浦港内,船只来来往往,海南-非洲国际海运集装箱班轮开通运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

在陵水黎族自治县风平浪静的海域,全球首个海底数据中心核心设备“海底数据舱”落成,将有效利用海水实现散热、淡水零消耗,打造海南重要的数字化基地。数字经济发展更“绿色”。

在海南广阔的海域,这三艘“船”从岸边“游”到深海,从浅海航行到深海,从陆地“移”到海底,传递着结构的变化农业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 制定“走向绿色”信号。 就像2022年海南经济发展的大船,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锚定高质量发展航向,迎难而上,逆水行舟,行稳致远。

稳的话置顶 | 成色更好,海南经济更有韧性

在海上航行时,掌舵非常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回首这一年,海南牢记嘱托,锚定高质量发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底色,稳中求进。

创新活力四射,“海陆空”做出新贡献――

“探索者二号”顺利返回三亚,“深海勇士”完成第500次下潜; 南繁科技城公共基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生物育种区(一期)投入使用; “硬核”专项产品:“天舟五号”完成航天快递,我国唯一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开工建设。

发展势头强劲,行业向“绿色”求效益――

年末,全省许多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依旧忙碌。 我省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一手撑伞,一手撑伞”,开展“万干部进企”行动,创新实施改革的“信用承诺服务评价体系”,捏着重点项目的“大鼻子”,加快、加快、再加快!

从宏观看,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疫情影响的背景下,我省第三产业投资保持韧性。 今年1-11月,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0%;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0.3%,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4.1%; 第三产业新开工项目数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19.0%。

从微观结构看,新能源、海上风电、数字经济等行业新进入者不断涌现。 截至11月底,全省今年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66759辆,同比增长53%; 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的海上风电产业加速布局海南; 陵水全球首个海底数据中心预计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开放坚定,合作越走越深――

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暨消费博览会为平台,全球瞩目,“朋友圈”不断扩大;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推进海南2022gdp一季度,“一带一路”合作成果深化扎实。 今年前11个月,海南货物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0.1%。 上半年,海南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约78%; 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44.89%。

共享发展成果,坚守底线,温暖人心――

落实惠民政策,大力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开展重点项目“暖心留岗发展行动”……截至今年11月10日,海南共出台各类用人单位返还资金3.98亿元,惠及职工85.04万人。

消费者在海口国际免税城购买免税商品。资料图

行业卓越 | 脚步稳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2月2日,2套阀门定位器、47万只注射用溴化丁基橡胶胶塞、40吨天然乳胶在海口海关所属的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关和海口口岸海关清关放行。

这标志着高金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附加值30%以上免关税政策正式扩大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重点园区试点。

政策拓展,以点带面; 又快又稳,然后更上一层楼。 回首这一年,海南紧紧围绕“一基三基四梁八柱”战略布局,充分发挥现代产业体系和区域协调发展“双引擎”作用,在高质量发展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海南继续上演练内功、转活力、引外力的“经济转型三部曲”。 如今,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比达7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80%。 已成为海南的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的基础。

旅游业“新效率”层出不穷。 海南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全球最大单体免税店cdf海口国际免税城开业。 “免税城的开业将为旅游零售业树立新标准,”欧莱雅旅游零售全球总裁执行委员会成员Vincent Boynay表示。

现代服务业“新引擎”势头强劲。 前三季度,全省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79.39亿元,现价涨幅为4.5%。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企业(不含金融业)实现营业收入11844.06亿元,同比增长24.6%。

高新技术产业“新高地”聚集。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连续五年保持40%以上的增长速度。 2022年,海南新增40家“高新种业企业”,市场主体活力充沛。 《海南省创新型省建设实施方案》发布,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8000亿元。

农业“新农业形势”引人注目。 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56.87亿元,同比增长2%,增速高于经济总量。 海南自贸港首张进口冷冻热带水果猫山王榴莲的船票在洋浦通关,开启了海南水果进口的创新商业模式。 今年前三季度,海南农产品贸易额达107.5亿元,同比增长58.8%,增速全国第一,创历史新高。

回首这一年,自贸港“样板房”重点园区已成为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源泉。 今年前三季度,自贸港重点园区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528.04亿元,同比增长34.4%。

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忙于育种和制种。海南日报记者 王成龙 摄

整合机箱 | 区域协调形成全省发展新格局

千钧将一羽,轻重平衡。 海南自由贸易港实现高质量发展,亟待打造海口经济圈、三亚经济圈、丹阳经济圈三大经济增长极,形成点对点的发展新格局圈子,圈子到地区,乃至全省。 .

12月8日上午,随着乐东黄流镇环岛旅游公路莺歌星湾驿站开工建设,环岛旅游公路车站建设正式启动。

海南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俊平表示,驿站将依托近海资源优势,开展水上运动、海钓、休闲海钓、沙滩运动等活动海南2022gdp一季度,做好联合开发工作。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贯穿12个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 既串联沿途风光,又助力乡村振兴,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棋局”正在拉开帷幕。 2022年,从《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到《关于统筹海南自由贸易港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意见》 ”,以协调发展为导向。 做得好。

发挥海口门户枢纽作用,引导澄迈、文昌、定安、屯昌参与产业合作和区域一体化,开通海口至澄迈城市班列,试点实施互认海口和澄迈的居住证制度; 支持“三亚经济圈”增加和提升旅游经济质量,依托重要功能平台,塑造南帆、深海、现代服务产业链; 支持“丹阳经济圈”加快建设新影湾国际滨海产业新城...

12月19日,又传来喜讯:我省牵头的首批25个全岛关关项目全部开工,比国家要求提前6个月,跑出“自由贸易港”重大项目建设. 加速度”。

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海南自由贸易港这艘经济之船,将驶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海南日报海口12月22日电)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