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14 16:53:02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漂亮数字》最低消费限额为2099! 用户很无奈:“运营商认为我能活到那个时候”

《漂亮数字》最低消费限额为2099! 用户很无奈:“运营商认为我能活到那个时候”

一觉醒来,你的普通手机号莫名被归类为“漂亮号”,还有最低消费限额? “Premium Number”合约到期后只能换更贵的套餐? 原本带有吉祥美好寓意和简单易记功能的手机“漂亮号码”,变成了一套繁杂的“商业规则”,一不小心,就会被“套牢”几十年――长期合同。 判断“溢价号”的标准是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各种莫名其妙的收费门槛? “溢价”合同如何才算公平合理? 记者进行了调查。

普通号也变“漂亮号”了,什么是“漂亮号”谁说了算?

广东电信用户蓝晓月一家人几年前申请了家庭电话加宽带套餐,她使用的是套餐中的副卡。 几个月前,家里想把主卡和副卡都转到另一个家庭成员的名下。 没想到,这个简单的转账,让蓝小月的号码一下子“变美”了,最低消费限额了。

“工作人员告诉我,我的号尾是8,是个‘漂亮号’。副卡除了要交主副卡包月199元的套餐费外,还需要额外支付最低消费额39元。” 蓝小月说得很不明白,这个号码我用了快六年了,并没有“666”和“888”之类的特殊号码组合,也从来没有签过“漂亮”相关的协议。号”处理时。 “梁”?

“工作人员说,这是因为6年前开户时,‘漂亮户口’没有最低消费要求,现在有了。” 蓝小月说道。 这样一来,原本共享套餐不需要缴费的附属卡,现在每个月都要额外缴费。

河南联通用户赵杰华上个月将手机套餐从128元改成58元,但之后收到的账单还是128元。 查了一下,我2010年办理的“55”尾号已经被归类为“漂亮号”,不管花多少钱,都要按最低标准交。

用了多年的普通号一夜之间“变美”了,又加了最低消费限额。 这种“任性”的操作是用户无法接受的。 不过很多人都和蓝小月一样,苦于换号麻烦,还得乖乖交费。

什么样的号码才算是“靓号”,为什么这些在处理时还没有签订相关协议的号码突然有了“溢价号”的限制,运营商也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为什么有的“靓号”消费低,极限“长于寿命”?

除了莫名其妙升级的“漂亮号”,一些吉祥、喜闻乐见的号码确实是用户特意处理的,但很多人不知道,“高级号”协议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长期的最低消费限额自己签名的。 有的甚至“活得比命还长”。

记者在多家营业厅查询发现,办理特定号码组合的“漂亮号”对预存话费、最低消费、承诺消费期限等均有一定要求。 例如联通公司最低消费标准,尾号为“949494”的号码需要预存话费9600元,每月最低消费400元,承诺期3年。

营业厅工作人员明确表示:“3年后,可以无限制自由更换套餐。” 但是很多用户在实际使用中发现,“漂亮账号”改包并不是那么简单。

浙江移动用户王楠发现,虽然自己的“漂亮账户”合约三年后到期,但最低消费限额要到2099年才会结束。“可能运营商认为我能活到那个时候,是因为我年轻。 “ 王楠觉得这将近一百年的低价限制很荒唐。 办理包裹时,王楠误以为包裹的合同期限为最低消费限制期,对隐藏的长期低消费一无所知。

为什么“漂亮账号”会有各种收费套路? 独立电信分析师傅亮表示,运营商的号码是大量购买的。 一批批号码中,有大家抢购的“美号”,也有月租低廉、无人问津的“烂号”。 ”,但都要求运营商支付相同的费用。因此,在转售使用权时,运营商会对“漂亮号”征收预存话费和每月最低消费限额,以平衡收支。

不过付亮也表示,这并不代表运营商的“美丽号”营销行为是合理的。 比如对用户的取号没有限制,在使用过程中不要突然强加最低消费限额等。

然而,在实际办理“美丽账户”的过程中,运营商工作人员往往对相关条款解释不清,避而不谈长期最低限额,甚至强行让用户遵守从未签订的合同限制。

重复收费不合理,“漂亮账”规则有待打磨

事实上,除了通过运营商购买“美号”外,还有专门的“美号”卖家、司法拍卖等多种购买渠道。 支付最高美元。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江苏省宿迁市等地对老赖的手机“美丽号”进行了司法拍卖。 以人民币价格拍卖。 一位专门做好号经销的代理商说,他卖号的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十万元不等,一个月能赚几万元。

不过联通公司最低消费标准,专家表示,“美丽账户”的市场价值应该以公开透明的方式体现,而不是以隐藏条款、重复收费等形式给消费者带来困扰。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银江表示,“漂亮账号”收取的费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不宜长期重复收费。 最重要的是,消费者在购买“优质号码”服务时,必须保证其知情权和选择权。

中国政法大学通信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伟建议,运营商对“美丽账户”的一揽子协议不应仅体现在统一格式的合同中,而应明确告知并突出相关内容内容。

“这种不需要一次性收费,但需要购买套餐的交易较为复杂,尤其要告知消费者如何操作,以及日后更换套餐时的限制,以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 朱伟说道。

“目前,‘美丽号’套餐的协议内容大部分还是向运营商倾斜,相关部门需要对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的权益进行监督和平衡。利益的内容,第三方监管机构应及时制止。” 傅亮说道。

记者何曦月

相关文章推荐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