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1 11:42:50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2015年4月14日)

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2015年4月14日)

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计税调整表 1.相关项目填写说明:

(1)填写行号,

纳税人应在第1至27行按资产类型填报留存备查资产损失,跨地区经营的合并纳税人应在第1至27行填报总机构和所有分支机构的资产损失,并报告第29行资产损失。填报各分支机构留存的资产损失汇总表备查。

1.第1行“1.现金和银行存款损失”:填写纳税人当年核算的现金损失和银行存款损失、资产处置收入、补偿收入、资产计税依据、资产损失计税金额和计税调整金额。

2、第2行“二、应收、预付款项坏账损失”:填写纳税人本年度发生的应收、预付款项坏账损失、资产处置收入、补偿收入、资产计税依据、资产损失计税额和税收调整金额。

3、第3行“逾期3年以上应收款项损失”:纳税人本年度发生的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坏账损失中,逾期3年以上已作为应收款项核算的应收款项。本年亏损 坏账损失核算金额、资产处置收入、补偿收入、资产计税依据、资产损失计税金额、计税调整金额。

4、第4行“逾期一年以上小额应收款项损失”:填报纳税人当年发生的应收预付款项坏账损失,逾期一年以上的,单项金额不计入。超过50,000或不超过企业年收入总额1/10,000的应收账款,在会计上已作为损失处理的坏账损失的科目金额,资产处置收益,补偿收益,资产计税依据,税额资产损失和税收调整金额。

5、第5行“3.存货损失”:填写纳税人在本年度发生的存货损失金额、资产处置收入、补偿收入、资产计税依据、资产损失计税金额和计税调整金额。

6、第6行“存货损失、报废、损坏、变质或被盗”:填报纳税人本年度存货损失的存货损失、存货报废、损坏或变质损失、存货损失。数额、资产处置收益、补偿收益、资产计税依据、资产损失计税额、计税调整额。

7、第7行“四、固定资产损失”:填写纳税人当年发生的固定资产损失核算金额、资产处置收入、补偿收入、资产计税依据、资产损失计税金额和纳税调整金额。

8、第8行“固定资产损失、报废、损毁或被盗损失”:填报纳税人当年发生的固定资产损失、固定资产损失、损失损失、报废、损毁损失和被盗损失科目金额、资产处置情况收入、补偿收入、资产计税依据、资产损失计税额、计税调整额。

9、第9行“五、无形资产损失”:填写纳税人记录的本年度发生的无形资产损失金额、资产处置收入、补偿收入、资产计税依据、资产损失计税金额和计税调整金额.

10、第10行“无形资产转让损失”:填报纳税人在本年度的正常经营和经营活动中,按公允价格转让无形资产发生的损失的账面价值、资产处置收益、补偿收益、资产计税依据、资产损失计税金额和计税调整金额。

11、第11行“无形资产被替代或超过法定保护期”:填报纳税人当年发生的无形资产损失,被其他新技术替代或超过法定保护期,丧失使用价值的无形资产及转让价值、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损失入账金额、资产处置收益、补偿收益、资产计税依据、资产损失计税金额、计税调整金额。

12、第12行“6.在建工程损失”:填写纳税人在建工程损失、资产处置收入、补偿收入、资产计税依据、资产损失计税金额、计税调整金额的科目金额。

十三、第十三行“在建工程停建报废损失”:纳税人本年度发生的在建工程损失中,核算金额、资产处置收入、补偿收入、资产计算计税依据、资产损失税额和税额调整额。

十四、第14行“七、生产性生物资产损失”:填报纳税人核算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损失金额、资产处置收入、补偿收入、资产计税依据、资产损失计税额和已纳税调整额。

15、第15行“生产性生物资产损失、非正常死亡、被盗、遗失等”:纳税人本年度发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损失中,生产性生物资产损失中,因下列原因造成的损失:林业 因病虫害、疫病、死亡造成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损失,以及因盗伐、盗窃、损失造成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损失、账面价值、资产处置收入、补偿收入、资产计税基数、资产loss Tax amount 和tax adjustment amount.

16、第16行“八、债权投资损失”:填报纳税人本年度发生的债权投资损失账面金额、资产处置收入、补偿收入、资产计税依据、资产损失计税额和纳税调整额。

17、第17行“(一)金融企业债权投资损失”:填写债权投资损失账面金额、资产处置收益、补偿收益、资产计税依据、资产损失计税金额和计税调整金额。

18、第18行“一、符合条件的涉农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填报本期符合财税[2015]3号规定条件的金融企业发生资产损失的账面记录年金额、资产处置收益、补偿收益、资产计税依据、资产损失计税金额、计税调整金额。

19、第19行“单户贷款余额在300万元(含)以下的贷款损失”:金融企业当年发生的符合条件的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中,单户账户贷款余额300万元(含)以下的资产损失核算金额、资产处置收益、补偿收益、资产计税依据、资产损失计税金额、计税调整金额。

20、第20行“单户贷款余额300万元至1000万元(含)的贷款损失”:填报金融企业当年发生的符合条件的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并附有单户余额300万元至1000万元的资产损失核算金额1000万元(含)、资产处置收益、补偿收益、资产计税依据、资产损失计税金额和计税调整金额。

21、第21行“2.其他债权投资损失”:填报本年度金融企业发生的其他债权投资损失的账面金额、资产处置收益、补偿金额,符合条件的涉农和中小微企业除外企业贷款损失。收入、资产计税基础、资产损失计税额、计税调整额。

22、第22行“(二)非金融企业债权投资损失”:填写本年度非金融企业债权投资损失入账金额、资产处置收入、补偿收入、资产计税依据、以及资产损失的征税金额和税收调整金额。

23.第23行“九、股权(股权)投资损失”:填写纳税人核算的股权(股权)投资损失金额、资产处置收益、补偿收益、资产计税基础、资产损失计税额和计税调整额。

24.第24行“股权转让损失”:填报纳税人当年发生的股权(股权)投资损失、因股权转让而发生的资产损失入账金额、资产处置收益、补偿收益、资产计税依据、计税依据资产损失的金额和纳税调整金额。

25.第25行“10.通过各地市场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及金融衍生品发生的损失”:填写纳税人当年发生的损失,并按照公平原则市场交易,通过各类交易在场所、市场等场所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金融衍生品发生的损失账面金额、资产处置收入、补偿收入、资产计税依据、计税金额及计税调整资产损失金额。

26.第26行“十一、打包出售资产损失”:填报纳税人将不同种类的资产通过拍卖、询价、竞争性谈判、竞价等市场化方式捆绑(打包)出售的当年发生的资产损失损失入账金额、资产处置收益、补偿收益、资产计税基础、资产损失计税金额、计税调整金额。

27、第27行“十二、其他资产损失”:填报纳税人本年度发生的其他资产损失、资产处置收入、补偿收入、资产计税依据、计税金额和计税调整额等资产损失的账面金额.

28、第28行“合计”行:填写第1+2+5+7+9+12+14+16+23+25+26+27行的合计金额。

29、第29行“留存备查的分支机构资产损失”:填写跨区域经营企业分支机构留存资产损失的账面价值、资产处置收入、补偿收入、资产计税依据、税额资产损失和税收调整。

(2)填写订单,

1、第1栏“资产损失核算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中计入当期损益的相应项目的资产损失金额。

2、第2栏“资产处置收入”:填报纳税人处置损失的资产的可收回残值或处置收入。

3、第3栏“补偿收入”:填写纳税人资产损失、相关责任人及保险公司获得的补偿金额。

4、第4栏“资产计税基础”:填写纳税人资产发生损失时按税法规定计算的计税基础坏账企业所得税怎么算,包括损失资产涉及的不得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5、第5栏“资产损失税额”:填写当期按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金额坏账企业所得税怎么算,并在4-2-3栏中填写金额。

6、第6栏“调整税额”:填写第1-5栏的金额。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