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13 01:40:58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陈昌杰律师:交易价款未明确含税与否背后的税法意义

陈昌杰律师:交易价款未明确含税与否背后的税法意义

【编者按】

陈昌杰律师是贵州兴泰律师事务所律师,税务联盟第四期“税务律师孵化培训计划”麒麟使者。他参与税务律师转型不到六个月。他努力工作,不断思考,不断写作,在律师向税务律师转型的思路上下功夫,对律师税务法律服务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上周日,本公众号刊登了他撰写的《只有税务联盟税务律师才有的讨论》。今天,在阅读了税盟导师陈春林的文章后,又做了进一步的延伸思考。并将研究心得写成论文,再次发表在本公众号,供广大读者阅读。

陈长杰律师很优秀。他是税务联盟数百名优秀税务律师的代表。这些律师的快速成长,说明税协的培养路径是正确的,也说明税务律师的前途无限光明。

本文约2200字,阅读需要9分钟

昨日,《税务律师圈》发表文章《“交易价格不明确是否含税”背后的税法含义是什么?》,文章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合同价款“含税”、“不含税”、“未明确含税”的税收含义和法律意义进行了详尽阐述,读后一目了然。

实际上,对于“未明确含税”的合同价,在税收方面是指“不含税”。有一个误会。作者受此文启发,现延伸思考,将自己的丑陋呈现给慷慨的家庭。

笔者本文所讨论的是基于合同约定的价格在不明确是否含税(注:指增值税)时,以合同约定的价格为准不含税。“含税与否”背后的税法含义是什么?”,其中对这个问题有非常深刻和详尽的论证。

为了便于理解,笔者通过一个案例的税负对比来完成论证:

A、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2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A公司为建筑公司,承接B公司承包的工程,合同约定总价4000万元,合同未明确约定工程价款是否含税。A公司提供建筑服务,增值税税率为9%。

1、A公司在未明确约定是否含税的合同价格视为“含税价格”时面临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风险

1、A公司的增值税风险

“不含税”:4000万元工程费不含税,销项税额=4000×9%=360万元;

“含税”:不含税合同价=4000÷(1+9%)=3669.72万元,销项税额=3669.72×9%=330.28万元。

由于工程价4000万元作为含税价,A公司销售额由4000万元减为3669.72万元,A公司少报收入4000-3669.72=330.28万元。在进项税额固定的情况下补缴的企业所得税 怎么算,少缴增值税=360-330.28=29.72万元。除了缴纳增值税、滞纳金和罚款外,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2、A公司的企业所得税风险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以免税收入为基础。所以:

“不含税”:4000万元工程价不含税。假设税前扣除额为3000万元,A公司对应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4000-3000)×25%=250万元。

“含税”:合同不含税价款为3669.72万元,A公司对应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3669.72-3000)×25%=167.43万元。

对比:在成本和其他扣除项目完全相同的情况下,A公司因将4000万元工程费作为含税价格,少缴了企业所得税=250-167.43=82.57万元。将承担缴纳企业所得税、滞纳金和罚款的责任。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未明确规定是否含税的合同价视为“含税价”时给B公司带来的企业所得税负担

与前述案件一样,在按工程价4000万元作为含税价格的情况下,合同不含税价为3669.72万元。支付给A公司的免税建设费作为B公司企业所得税的扣除额。B公司企业所得税抵扣额为330.28万元(4000-3669.72),相当于多缴纳企业所得税=330.28×25%=82.57万元。

B公司当然没有吃亏。虽多缴纳企业所得税82.57万元补缴的企业所得税 怎么算,但可少承担免税价对应的增值税360万元4000万元。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B公司来说似乎是划算的,B公司的选择似乎也是合理的。

但是,众所周知,增值税是一种间接税,纳税人并不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买方的增值税负担是通过卖方代收代付实现的。

对于未明确规定是否含税的合同价格,税务机关将视同为免税价格,A公司将被要求补缴税款。A公司按不含税价格4000万元缴纳增值税后,A公司可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双方之间的协议。

B公司当时少缴增值税360万元,对应的企业所得税抵扣额为4000万元,多缴企业所得税82.57万元可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 而B公司是否有勇气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并接受税务机关的相应核实?如果没有勇气退税,那么B公司多缴的企业所得税也将转化为沉没成本。

结论:

税务法律服务必须由专业的税务律师提供,这样的结论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解释”是律师的实践技能。只有在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才要求考生准确把握“字面解释”、“字面解释”、“系统解释”等专业术语的区别。,将需要将上述学术术语的解释转化为真实的案例分析。

陈春林律师对“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的分析论证,是律师诠释学功力的生动体现。与普通律师相比,精通税务的律师由于税收政策的结合,更能提供无可比拟的法律服务。

税务联盟培养的税务律师具备专业的税务法律服务能力,已开始为各地纳税人提供优质的专业税务法律服务。有实际需求的朋友,欢迎就近咨询全国税务联盟盟友,或与作者联系。

- 结尾 -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