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28 14:04:23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国营企业职工和集体企业职工的待遇一样吗

    在经过2014年的社保缴纳制度改革之后,其实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的职工在同等条件下的养老金大体是一致的。因为老金计算公式在全国范围内是统一的,称为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

    一、基本养老金的构成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内养老金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退休为195,55岁退休为170,60岁退休为139);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视同缴费指数x视同缴费年限x1.3%。
 
    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职工退休时能领取多少养老金与6个因素有关:一是退休时所在地上年度社平工资;二是缴费年限;三是缴费基数;四是缴费资金;五个人账户累计额;六是退休年龄。
 
    二、影响退休养老金的因素分析
 
    以上的六个因素当中,其中的社会平均工资以及退休年龄基本上是确定的,也就是说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缴费资金一节个人的账户累计额。
 
    1、缴费年限
 
    根据社保缴纳的相关规定,养老保险需要累计缴纳15年才能在退休之后申领养老金,因此这里就会确定一个缴纳的最低年限为15年,那么随着社保的重要性被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达到15年之后继续缴纳社保,那么此时,继续缴纳的人的缴费年限累计起来就比只缴纳15年的人久,那么最后所得的养老金就会要相对而言高一些。这里是不分国企和集体企业的。
 
    2、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会影响到你实际上需要缴纳的金额,像国企的缴费比例一般而言要比集体企业的缴费基数高,比方说国企的缴纳基数是20%,企业承担12%,个人承担8%,部分的集体企业可能都是18%,因此由于缴费基数的不一致,会导致最终的缴费金额不一样,所以最终的养老金额也会不一致。
 
    3、个人账户累计额
 
    个人账户累计额其实是按照缴纳的8%划入到你的个人账户,刚好是自己承担的这部分划入个人账户。
 
    综上所述,理论上来说,由于计算公式是一致的,在薪资一样的条件下,所得的养老金应该也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实际上集体企业的薪资构成可能是基础工资和补贴,这样子缴费的基础就降低了,并且两者的缴费比例也有差别,因此,实际上的国有企业退休福利待遇要比集体企业好。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