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1 02:27:44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全国法院审理债券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征求意见稿)(图)

全国法院审理债券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征求意见稿)(图)

证监会陈飞:民营企业融资难加剧债券违约风险 容忍度提高

中国商业网2019.12.2613:43

本报记者李慧敏北京报道

2019年12月24日,全国法院审理债券纠纷案件座谈会在京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国强,副书记赵晨新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印发了《全国法院审理债券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征求意见稿)》。

座谈会上,证监会公司债券监管部主任陈飞介绍了证监会在加强债券监管执法和风险防范处置方面的工作情况。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建立了“五位一体”的债券监管体系。针对监管过程中发现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采取行政监管措施260余项,督促自律组织采取自律监管措施800余项。

陈飞强调,要推动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生态。当前债券违约的关键症结之一是民营企业融资难。各方要客观看待民营企业债券违约,提高民营企业融资容忍度。

“坚定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债券融资,优化债券产品体系,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推动地方政府发挥积极作用,发展创新创业债券、股债结合等适合民营企业融资的方式。通过增信支持等方式,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陈飞说道。

债券市场监管执法“五位一体”

陈飞指出,证监会作为资本市场的监管部门,最基本的职责就是监管。在债券市场改革发展过程中,始终把监管作为工作的生命线,以监管促发展,以规范谋长远。

一是建立与行政自律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制。

行政监管与自律各有所长,相得益彰。交易所债券市场符合《证券法》的规定,在证监会营业部、地方证监局、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五个方面建立了“五位一体”的证券债券监管体系。行业协会、登记结算机构。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监会负责行政监管,交易所、证券业协会、登记结算机构作为自律组织,进行自律监督。” 陈飞说道。

在此体系下,各方紧密合作,严格把控各壁垒的发行、准入和久期管理,压实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完善信息披露监管制度,促进债券监管效率提升。市场。玩。

二是强化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问责。

近年来,针对监管过程中发现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采取行政监管措施260余项,督促自律组织采取自律监管措施800余项。

坚持违约排查,坚决打击因舞弊发行、尽职调查不力等原因造成的债券违约。

司法部门协助查处债券违约案件6起,其中五阳建设对发行人、承销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责任人员作出行政处罚;加强与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合作,推进对厦门盛达威等6起私募债券欺诈发行案件的刑事判决,对打击恶意诈骗、逃债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

三是推进债券市场统一执法。近年来,在金监会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债券市场监管协调性不断提升。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达成多项监管共识,共同维护债券市场秩序。

201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债券市场执法的意见》。对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债券品种存在信息披露、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依法予以认定和行政处罚。

“目前,债券市场统一执法工作机制已经建立,已查处两起银行间市场违法违规案件,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化与人民银行的执法合作。中方会同发改委等部门,不断完善具体合作安排。” 陈飞说道。

债券市场风险防范和压实责任

近两年,随着债券期限的增加,债券违约风险事件增多。截至2019年11月末,债券市场违约率约为1.19%。总体而言,违约风险可控。

目前,债券市场违约风险有两个特点:一是2018年以来违约快速增加,债券市场违约总量的80%是2018年之后发生的违约;二是民营企业违约增多 据统计,2018年以来的违约债券中,84%是民营企业违约所致。

“证监会高度重视企业债券风险防控工作,按照中央关于防范系统性风险不发生的意见,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出具体要求。” 陈飞指出,证监会不断加强债券市场风险防控。、制定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监测和处置程序;建立“五位一体”的风险防控工作机制。与38个省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风险管控维稳作用。

当前,在完善以委托管理人为出发点的多层次风险防范体系中,有必要压实中介机构的责任。

每年开展两次全面风险排查,持续监测重点案件,力争85%以上的违约风险提前三个月预判。

陈飞强调,与此同时债券市场违约风险的特征,证监会加强债券违约处置市场化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债券违约转让机制。通过相关安排,不良资产处置机构、“秃鹰”基金等专业机构在承接违约债券后,通过债务重组、诉讼破产等方式债券市场违约风险的特征,推动市场化化解违约风险。完善债券回售机制,出台回售机制,明确债券发行人债券回购相关事项,减轻发行人集中债务期限的压力。加强对市场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引导债券发行人合理举债,避免过度融资;

加强基础制度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

陈飞表示,下一步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进一步加强债券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一是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

在法治方面,本次会议的研究成果对于债券违约司法救济的畅通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也希望司法机关在债券违约案件的受理、裁定、执行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在市场化方面,充分发挥债券违约转移机制作用,引导不良资产处置机构更多参与债券违约处置,培育成熟的不良债券投资群体,探索发展高收益率债券市场。

二是完善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体系,加强互联互通,协同监管。加强交易所与银行间市场基础设施的衔接,提高跨市场交易结算的效率和安全性,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促进银行和各类长期资金进一步参与交易所市场,以及优化投资者结构。

陈飞指出,要按照分类需要的原则,做好发行过程中的跨市场监管协调工作,推进债券市场统一执法。

三是推动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生态。当前债券违约的关键症结在于民营企业融资难。各方要客观看待民营企业债券违约,提高民营企业融资容忍度。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