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15 12:36:54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央行有关负责人: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体现了逆周期调节

央行有关负责人: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体现了逆周期调节

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编译自央行官网、中新经纬、腾讯财经等。

1月1日,央行降准靴落地!

下午3时许,央行官网发布公告称: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0年1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降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该负责人指出:“本次降准是全面降准,体现逆周期调节,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

那么,降级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与降息有何不同?它将如何影响我们的钱包?

公告称: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0年1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不搞大水漫灌,统筹内外平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扩大货币信贷和信贷投放规模。社会融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次降准为全面降准,体现逆周期调节,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支持实体经济,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01

解读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

降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降准如何支持实体经济?

答:本次降准是全面降准,体现逆周期调节,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资金成本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降准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利于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有利于发挥市场化改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本次降准是否有助于缓解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答:降准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大银行要降低服务重心,中小银行要更加聚焦主业。要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本次全面降准中,仅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的城商行、服务县域的农商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长期就收到超过1200亿元的降准。定期基金。有利于增强立足本地、回归本源服务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中小银行金融实力。同时,降准每年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以降低社会融资的实际成本,特别是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

3、降准是否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取向的转变?

答:降准被春节前的现金注入所抵消。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将保持基本稳定,灵活适度,不至于泛滥。政策导向没有变。

02

降准是什么意思?

它与降息有何不同?

作为普通老百姓,看到这个消息,会有一些疑惑:降准是什么意思?它与降息有何不同?

降准是什么意思?

所谓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存款准备金?

简单来说,存款准备金就是银行必须将一定比例的存款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银行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央行要求银行上交存款准备金存款利率什么时候上浮,防止商业银行盲目放贷,导致银行没有足够的资金兑现存款人的存款。

例如:

降准前,我国金融机构准备金率为20%,因此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必须上缴20元作为存款准备金,其余80元可用于用于借贷。

现在,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后,银行可贷额度可改为80.5元。

央行降准是为了释放银行业的流动性,让市场赚更多的钱。根据2014年底银行数据粗略计算,央行降准后,银行释放的基础货币约为6000亿元。

那么降准和降息有什么区别呢?

降息是为了降低银行的贷款利率。它不会增加市场资金量,但可以改变资金的投资方向。主要是鼓励企业的投资行为,但并不一定意味着货币流通量会增加。

降息有两个主要影响:

1、通过降低央行存款收益,让资金进入银行外市场,增加交易活跃度;

2、降低贷款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所以简单来说,降准就是让货币流通,降息就是鼓励投资。

03

业内人士分析:降准“多动作”

业内人士分析,本次降准的效果可谓“一箭多雕”。

一是临近春节,居民取现对市场资金需求较大。降准可以释放充足的流动性,满足春节前的资金需求高峰。

其次,降准可以向银行释放中长期资金,有利于银行降低资金成本,从而拉低LPR报价和实际贷款利率,达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目的。

第三,银行通常会在年初重点关注贷款项目。此外,2020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有望加速,降准有助于为银行信贷和地方债发行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04

降准8大影响关乎你的钱袋子

1、大部分银行存款利率:

保持不变,部分可能会下降

降准对银行存款利率没有直接影响,大部分银行将保持不变。但由于降准后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减少,可以动用更多资金,这意味着资金面变得更加宽松。虽然存款基准利率不变,但如果银行不缺钱,可能??会降低加息幅度。

2、国债利率:维持不变

国债利率一般与存款利率密切相关,每次降息后新一轮国债利率都会下降。但减持标准对国债没有影响,利率将保持不变。

3、大额存单利率:不受影响

大额存单与国债相同,利率与存款利率挂钩。以三年期为例,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为基准利率的2.75%,大额存单则高出40-40个百分点高于基准利率。52%;城商行、农商行定期存款利率在3-4%区间,大额存单普遍上浮55%,达到4.2625%。

目前,大额存单利率普遍高于基准利率40%。高起点低利率早已被质疑。如果利率进一步下调,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就会下降。本次降准后大额存单利率预计不会受到影响。

4、银行理财收益率:或下降

降准将对银行理财可配置资产产生重要影响,导致理财可投资资产减少,资产收益率下降,进而倒逼利率下行。银行理财收益。从过去两次降准的经验来看,银行理财收益率在降准开始后的三个月内将出现明显下降,一年平均下降1%左右。

5、债券需求增加,债券利率将下降

降准对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具有重要影响。当前情况下,降准后,商业银行自营账户增加的资金可能不会用于放贷,但肯定会用于购买债券存款利率什么时候上浮,债券利率必然大幅下降。目前,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中,非标资产占比不到35%,而标准化资产占比超过65%,其中债券资产约占60%。但是,市场上的债券供应量有限,银行可以购买的债券和利率会下降用于理财。

6、P2P理财收入:长期下滑

目前,P2P作为互联网理财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开始走进老百姓的“钱袋子”。央行此次降准对P2P是否有影响?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降准对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P2P行业基本没有影响。虽然降准带来的流动性增加和资金转移总量的增加可能会降低社会整体融资成本,也会对网贷平台的收益率产生影响,但不太可能出现会急剧下降。

整体来看,虽然网贷行业的收益率短期内不会大幅下降,但长期来看仍有望维持在低位。此外,降准后,宝宝的收益率继续下降。

七、降准对股市的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降准对股市来说是一大利好,沪深股市下个交易日将大幅高开,不出意外。

业内人士表示,央行降准对各个行业和概念的影响各不相同。行业方面,金融、房地产等资金密集型行业均将受益。

受益领域一:基金敏感品种

银行和房地产都是资本敏感品种。对于银行来说,降准最大的利好在于可贷规模比。

地产股:万科A、保利地产、招商局地产、金地集团、华夏幸福、廊坊发展等。

银行股: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宁波银行、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民生银行等

券商股:中信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长江证券、国信证券等。

受益人第 2 部分:商品

大宗商品尤其是有色金属主要受两个因素驱动,一是实体经济的需求端,二是流动性预期。就前者而言,至少上半年不会有明显好转,但市场早已有所预期。符合全球流动性宽松的预期,可能成为影响大宗商品走势的意外因素。

有色金属股:铜陵有色、中国铝业、江西铜业、中金岭南、锌业、云铜、厦门钨业等。

受益板块三:高分红概念股

虽然降准不等同于降息,但随着银行间流动性略有好转,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有望出现一定幅度回落。资金价格下跌也会导致民间借贷等资金的投资回报率下降。相比之下,蓝筹股,尤其是能够始终保持高股息率的蓝筹股,持有价值会比较突出。目前为年报披露阶段。对于高分红、低市盈率的蓝筹股来说,正是其长期价值凸显的时候。

八、对楼市的影响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加大对经济环境的政策支持,将有利于周边地区的房地产,从而提振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但其本质并不是放松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而带来的积极影响对房地产市场也将相对温和。. 在“短期内不以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手段”的政策基调下,未来几个月房地产信贷政策仍将趋严。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腾讯财经,降准对房地产市场有积极作用,可以降低房企的资金成本。他预计,后续市场将释放宽松的货币环境和银行贷款环境。对刺激房地产市场成交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必要防止借贷降准炒房炒房现象。

05

2019年央行三度降准

2020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导向不会改变

刚刚过去的2019年,央行三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1、2019年1月4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两次实施,累计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

2、2019年5月15日,央行对立足地方、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施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全部为用于向民营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

3、2019年9月6日,央行宣布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仅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2019年10月15日、2020年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降准增加了商业银行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累计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

在历次降准中,央行都提到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可见国家对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的关心和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多次重申,降准并不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取向的转变。2019年1月4日,央行指出,降准仍是定向调控,不是大水漫灌,稳健的货币政策导向没有改变。降准政策分两阶段实施,配合春节前现金投放节奏,有利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稳定。

央行在最新公告中还表示,降准与春节前现金投放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保持基本稳定,灵活适度,不泛滥,体现出科学稳健把握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整,稳健的货币政策导向没有改变。

06

降准来了,未来还会降息吗?

降准实施后,未来是否会降息?

事实上,业内人士认为,本轮降息周期已经开始。

2019年11月5日,央行推出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与当日到期金额基本持平。这是近四年来央行首次下调MLF操作利率。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表示:

着眼于2020年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和相对刚性的增长目标,这意味着本轮降息周期已经开启。未来,MLF利率将经历“小步慢步”的持续下调过程。2020年LPR有望继续下行。

对于当时的“降息”,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斌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多国央行纷纷降息。美联储今年已连续三次降息。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进一步扩大。

展望新的一年,中信证券认为:

降成本仍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未来量价配合仍有松动空间。我们看好2020年进一步降息的空间。

中金公司预计:

2020年上半年CPI将处于高位,虽然逆周期政策亟待加码,但2020年中期货币宽松空间相对有限,政策宽松步伐有望加快从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