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27 09:14:28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重要工作未得到足够重视――费用报销

重要工作未得到足够重视――费用报销

会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那就是费用报销。 你为什么这么说? 一方面,由于费用报销的规律性强、简单、重复,不易引起领导的重视。 另一方面,费用报销工作量占会计工作量的70%以上,单就会计而言,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费用报销工作的这两个特点在大多数企业中一直是矛盾存在的。

费用报销工作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 签署过程和签署权(right to sign,指签署权和批准权,下同)金额反映了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 发票审核和费用归属可以体现税控的风险意识; 是否有私报、铺张浪费可以辨别高管的诚信度; 成本趋势可以看出公司的运营效率。

(一)聚焦涉税风险

费用报销核算应重点关注发票合规性、费用收取、签字程序和预算等事项。 其中,发票的合规性与潜在的税务风险高度相关。 潜在的税务风险点包括:①发票审核不严,导致虚开发票、作废发票等不合格发票入账,少缴所得税; ② 将工资支出作为费用处理企业所得税得税费用怎么算,如出差补贴、假期福利、衣着费等,少缴纳个人所得税; ③将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的费用计入其他科目,如差旅费计入差旅费,招待费计入研发费企业所得税得税费用怎么算,少缴所得税; ④ 将赠品作为费用报销,如购买赠品用于客户维护,减去增值税、个税、所得税。

为降低涉税风险,费用报销需要做到四个统一,即会计分录、凭证汇总、单证审批、发票明细一致。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制定会计准则,另一方面是为了规避税收风险。 很多企业在费用报销上存在很多缺陷,如换票、欠条现象、套现现象、代薪现象等,给财务留下了很多隐患。 不管怎样,会计人员应该坚持一点:费用报销,以发票为准,只认可发票上所列的信息。

(二)如何规范审批和签字

员工报销费用需要谁签字? 中型企业的签约流程一般是部门经理、财务部费用会计、财务总监(经理)、分管副总经理。 如果公司规模小,缺乏内部控制或没有费用预算,为了弥补监督的不足,一般需要总经理签字。

报销人向财务部门提交费用报销单后,费用会计要审核什么? ① 遵守发票; ②报销金额与发票金额是否一致; ③ 签字权是否完整; ④费用是否在预算内,超预算、预算外费用是否有专项审批; ⑤报销单填写的项目是否与发票相符。 ①②⑤体现涉税风险控制,③体现授权控制,④体现预算控制。

各级领导在费用报销授权书上签字时,是在检查公司的资本支出。 如何杜绝一些领导不严? 一是,财务部门在费用报销审批过程中及时发现不当费用报销,对检查不严的领导进行通报; 二是事后对费用报销进行内审抽查,对发现不严的领导进行处罚。

(3) 发票知识

永远不要相信市场上兜售的“保真”发票。 不法小广告以绝对“保真”为噱头,很容易蒙骗一些别有用心和侥幸心理的企业。 被骗的内在原因当然是购票者的私心,或想逃个人税,或想勒索公司资金。 外因是“开票人”抛出“先承兑,后收费”的诱饵。 这是骗局,经核实发票可能是真的,骗局后,“发票商”会在月底申请作废这张发票。

假发票有“真假发票”和“假真发票”两种。 真假发票是指故意开具未经税务局认证的发票,假真发票是指故意开具未经税务局认证的发票。 虚开发票、虚报报销,自然是为了勒索费用,税务后果就是偷逃企业所得税和偷逃个人所得税。 如果用虚开的进项税抵扣,增值税及附加也会被偷逃。

假发票很少是出于善意获得的。 其中,一部分是公司以费用报销的形式支付的工资和奖金,一部分是公司给予客户的回扣和回扣。 假发票用于冲销账目。 如果有人认为个人免税额度低,恐怕第一部分假发票会一直存在。 如果某个行业或地区的营商环境较差,“宠费”不会消失,假发票市场的二流也不会淡出。 由此看来,假发票的背后是心酸和无奈!

由于种种原因,企业有很多费用无法开具发票。 没有发票能正常报销费用吗? 报销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吗?

虽然税法中从来没有明确规定无发票不得税前扣除,但在实践中,凭票控税是一种基本的行为准则。 除了极少数费用项目(如境外费用、零星小劳务费用等)没有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抵扣的税务发票外,大部分费用项目都需要有发票支持。

无发票报销不税前扣除涉及两种情况:一是发生费用且能提供证据的,可以报销,但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第二,如果费用不能被证明属实,费用报销除了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外,还可能存在个人所得税风险。 由内部员工报销的,可按税法要求将报销金额并入工资个人所得税。 报销给外部人员的,按赠与处理。 预扣税。

总公司的费用发票和分公司的费用发票可以一起使用吗? 例如,总公司在北京,分公司在上海,分公司独立核算,分公司取得的发票可以在总公司报销,还是分公司取得的发票可以报销?总公司在分公司报销? 肯定的回答,没有。 原因是总公司和分公司是独立的纳税人。 因此,分公司取得的发票必须清晰,title上必须写明分公司的全称。

(四)财务要先行

每当业务人员带着一叠发票到财务部门时,会计总是会挑出不合规的报销内容。 就在这时,我仿佛听到了一个愤愤不平的声音,“不就是个簿记员吗,搞什么鬼?”虽然这种声音很少用高分贝来表达,但更容易让财务和业务变得冷漠和对立起来。它压在我的心底。

毋庸置疑,费用报销工作有时会遇到“理性法则”的冲突。 面对种种千奇百怪的理由,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维护的是“理”,会计人员应该遵守的是“法”。 当“感情法”纠缠在一起,费用报销就会变成一个扭曲的工作,很容易让会计和业务对立起来。 要打破这种差距,除了制度先行外,会计人员还应该主动走出去,通过培训告诉业务人员自己的要求。

费用报销可以培训的东西很多,比如发票知识、审批流程、单据填写、票据粘贴、报销时限等,都需要沟通。 看似简单的一点,如果做得不好,可能会引起误解和争议。

费用报销是财务部门的窗口工作。 如果做得好,可以为财务部门的形象加分,改善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费用报销是一项简单而重复的工作,很容易被低估。 因此,费用报销工作本身就是一个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并不难。 一旦解决,对财务部门来说意义重大,受益匪浅。

感谢阅读,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获取实用好文!

《个税管理》为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最专业的财税资讯和一站式管家式服务。

另一视角

换一换